鹙
拼音:qiū
释义:1.秃鹙,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头颈上没有毛,性贪暴,好吃蛇。
组词
鵚鹙 鹙梁 秃鹙 鹙氅 鹙鸧拼音
qiū笔顺
丿 一 丨 丿 丶 丶 丿 丿 ㇏ 丿 𠃌 丶 ㇉ 一同音字
拼音为qiū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基础解释
秃鹙, 古书上说的 一种水鸟。头上没有毛,性贪暴,喜食蛇。详细解释
秃鶖。古书上的一种水鸟,头和颈上都没有毛,性贪恶,食鱼、蛇、鸟雏等。也嘲称无发之人;鶖鹤(秃鹤与白鹤)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鹙-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鶖
鹙-汉语大词典鹙qiū
ㄑ〡ㄡ
〔《广韵》七由切,平尤,清。〕
鸟名。秃鹙。
●《诗·小雅·白华》:“有鹙有梁,有鹤在林。”
●毛传:“鹙,秃鹙也。”
●《元史·成宗纪三》:“扬州、淮安属县蝗,在地者为鹙啄食,飞者以翅击死。诏禁捕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鵚鹙》:“秃鹙,水鸟之大者也,出南方有大湖泊处。其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六七尺,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其顶皮方二寸许,红色如鹤顶。其喙深黄色而扁直,长尺余。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其足爪如鸡,黑色。性极贪恶,能与人斗,好啖鱼、蛇及鸟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ū
1、[鹙鸧]qiū cāng
即秃鹙。
2、[秃鹙]tū qiū
1.亦作“秃秋”。水鸟名,头项无毛,状如鹤而大,色苍灰,好啖蛇,性贪恶。《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毛 传:“鶖,秃鶖也。”郑玄 笺:“鶖之性贪恶。”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唐 杜甫《天边行》:“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鶖后鸿鵠。” 2.嘲人之无发若秃鹙。《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 羊阐 入临,无髮,号慟俯仰,幘遂脱地,帝輟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鶖啼来乎!”
3、[鹙氅]qiū chǎng
鹙鸟的翅羽。青苍色。
4、[鹙梁]qiū liáng
谓鹙立于鱼梁。语本《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有鹤在林。” 孔颖达 疏:“有秃鶖之鸟在於鱼梁之上。” 唐 杜牧 《登九峰楼》诗:“牛歌渔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
5、[鵚鹙]tū qiū
一种凶猛贪残的水鸟。状似鹤而大,青苍色,长颈赤目,头颈皆无毛,好吃鱼、蛇等。
6、[鹙子衣]qiū zǐ yī
舍利弗 所穿之衣。泛指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