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
拼音:jiā
释义:1.初生的芦苇。2.(Jiā) 〔名〕姓。3.葭县,地名,在陕西省。今改称佳县。
组词
葭管 葭灰 葭思 葭莩 葭苇 蒹葭 吹葭 胡葭 鸣葭 兼葭秋水 葭莩之情 蒹葭倚玉树 蒹葭伊人 葭莩之亲 兼葭倚玉 蒹葭玉树 蒹葭倚玉 蒹葭之思拼音
ji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iā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基础解释
1.初生的芦苇。 2.姓。详细解释
〈名〉
初生的芦苇
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汉书·中山靖王传》
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葭草(初生的芦苇);葭蓬(芦苇与蓬草);葭灰(苇膜烧得的灰。常用来标志、预测节气);葭莩(原为芦苇里的白色薄膜,后常来指代:友谊;交情;亲戚;亲眷)
通“笳”。乐器名
发引和,校鸣葭。——《文选·张衡·西京赋》
另见 xi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葭-中華語文大辭典葭葭ㄐ丨ㄚjiā1.〈書〉初生的蘆葦。[例]蒹~。2.姓。
葭 -古漢語常用詞典jiā
初生蘆葦。《過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葦。”
xiá
通“遐”。遠,見“葭萌”。
【葭莩】⒈蘆葦稈內的薄膜。比喻關系極其疏遠淡薄。⒉代稱親戚。
【葭萌】遠方的人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ā
1、[蒹葭]jiān jiā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2、[葭管]jiā guǎn
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3、[葭律]jiā lǜ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4、[兼葭]jiān jiā
犹蒹葭。芦苇。比喻柔弱微贱者。
5、[禹葭]yǔ jiā
麦门冬的别名。
6、[附葭]fù jiā
语本《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后因以“附葭”喻攀附戚谊。
7、[吹葭]chuī jiā
古代候气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气至则灰散。
8、[葭蕟]jiā fà
用芦苇编成的粗席。
9、[胡葭]hú jiā
即胡笳。
10、[葭墙]jiā qiáng
以苇草编成的篱墙。
11、[衔葭]xián jiā
犹衔芦。
12、[葭菼]jiā tǎn
芦与荻。均为水生植物名。
13、[葭思]jiā sī
“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作对人怀念的套语。语本《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久违芝宇,时切葭思。”
14、[葭灰]jiā huī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15、[葭萌]jiā méng
远方之民。
16、[汀葭]tīng jiā
水边的芦苇。
17、[葭苇]jiā wěi
芦苇。
18、[鸣葭]míng jiā
1.古代管乐器。葭,通“笳”。 2.吹奏笳笛。
19、[葭莩之亲]jiā fú zhī qīn
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