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
拼音:yīng
释义:1.鹦鹉。
拼音
yīng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 𡿨 丿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𠃌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yīng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基础解释
见“鹦”。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鸚-中華語文大辭典鸚鹦丨ㄥyīnɡ參見【鸚鵡】。
鸚-中華大字典1、鸚讀音:於莖切,音甖,庚韻。釋文:
❶~䳇。能言鳥也。見《說文》。
〔按~䳇、卽鸚鵡。本草綱目云。~䳇有數種。綠~䳇、出隴蜀。而滇南交廣。近海諸地尤多。大如烏鵲。數百羣飛。南人以爲鮓食。紅~䳇、紫赤色。大亦如之。白~䳇、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雞。五色~䳇、出海外諸國。大於白而小於綠者。性尤慧利。俱丹咮鉤喙。長尾赤足。金晴深目。上下目瞼皆能眨動。舌如嬰兒。其趾前後各二。今動物學以屬攀禽類〕。
❷螺名。《文選郭璞賦》:~螺蜁蝸。
〔注〕:南州異物志曰。~鵡螺、伏如覆杯。頭如鳥頭。向其腹視似~鵡。故以爲名也。
❸~哥。~䳇之小者。《本草綱目》:熊太古云。大者爲~䳇。小者爲~哥。
2、䨉釋文:鸚或字。見《集韻》。
3、蛍釋文:同鸚。《海防類篇》:倭國有~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