鳑
拼音:páng
释义:1.见“鳑鲏”。鱼名,身体侧扁,形状像鲫鱼,卵圆形,生活在淡水中,卵产在蚌壳里。
组词
鳑头 鳑鲏 鳑魮 鳑皮 鳑魮树 鳑魮鲗拼音
páng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 丶 一 丶 丿 丶 ㇇ 丶 一 𠃌 丿同音字
拼音为páng的字 拼音为pang的字基础解释
鱼,体侧扁,卵圆形,银灰色,多带橙黄色或蓝色斑纹,背鳍和臀鳍较长。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产在蚌壳里。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鳑-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鰟
鳑-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鳑(鰟)pánɡ
[鳑鲏](pánɡpí)名鱼,体侧扁,卵圆形,银灰色,多带橙黄色或蓝色斑纹,背鳍和臀鳍较长。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产在蚌壳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áng
1、[鳑鲏]páng pí
鱼,体侧扁,卵圆形,银灰色,多带橙黄色或蓝色斑纹,背鳍和臀鳍较长。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产在蚌壳里。
2、[鳑鮍]páng pí
鱼名。又名“旁皮鱼”,形似鲫鱼。体长二三寸,生活在淡水中,卵产于蚌壳内。有婢鱼、妾鱼、青衣鱼等名。
3、[鳑皮]páng pí
见“鰟魮”。
4、[鳑头]páng tóu
鳙鱼的别名。
5、[鳑魮树]páng bǐ shù
乌药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一·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