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
拼音:lú
释义:1.亦作“魲”。2.松江鲈鱼。杜父鱼科。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纹,古人误为四鳃,故又称“四鳃鱸”。鳞退化,体呈黄褐色。生活在近岸浅海,夏秋进入淡水河川后,肉更肥美,尤以松江所产最为名贵。3.鮨科鲈鱼。体侧扁,巨口細鳞,背部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夏季进入淡水,冬季返回海中。我国沿岸浅海均产。
拼音
lú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丶 丶 丨 一 ㇇ 丿 一 乚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见“鲈”。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鱸-中華語文大辭典鱸鲈ㄌㄨˊlú魚名。頭大,身體狹長。巨口細鱗,下顎突出。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體側及背鰭有黑斑。性凶猛,以魚蝦為食。常棲於近海,也有淡水性種類。肉質鮮美。
鱸-辞源3【鱸】27画 2131·2 lú ㄌㄨˊ 落胡切,平,模韻,來。魚名。體側扁,巨口,細鱗,頭大,背蒼腹白,古名銀鱸、花鱸玉花鱸。産於 松江者曰四腮鱸。晉 干寶 搜神記一:“公(曹操)曰:‘今旣得鱸,恨無 蜀中生薑耳。’”宋 蘇軾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一 後赤壁賦:“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 松江之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