鰐
拼音:è
释义:1.亦作“鱷”。2.鳄鱼。
组词
蛟鰐 鰐海 鰐溪 鰐蜥拼音
è笔顺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丶 丶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同音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见“鳄”。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鰐-中華語文大辭典鰐鳄ㄜˋè「鱷」的異體字。
鰐-漢語大字典鰐
〔鳄〕
è 《廣韻》五各切,入鐸疑。
鳄鱼。爬行动物。体长数米,头及躯干扁平,尾长。全身具硬皮和角质鳞。四肢短,善于爬行,也能游泳。性凶暴,捕食动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滨及江河湖泽中。《廣韻·鐸韻》:“鰐,魚名。”《文選·左思〈吴都賦〉》:“☀鼊鯖鰐,涵泳乎其中。”李善注引劉逵曰:“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喙長三尺,甚利齒。”元陳孚《邕州》:“右江西繞特磨來,鰐魚夜吼聲如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è
1、[鰐海]è hǎi
亦作“鱷海”。指有鳄鱼出没的海滨。清 丘逢甲《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诗之八:“百口渡江无宅住,緑篷鱷海念 东都。”
2、[蛟鰐]jiāo è
见“蛟鱷”。
3、[鰐蜥]è xī
1.:“到目前为止,鳄蜥仅发现于我国,而在我国又仅在 广西 中部 大瑶山 区的 金秀瑶族自治县 罗香公社的罗香、罗运、罗丹、琼五、平竹五个大队……确实是世界稀有的珍贵动物。”
4、[鰐溪]è xī
在 广东省 潮州市 东北。一名 恶溪,又名 意溪。相传 唐 韩愈 作《鳄鱼文》驱逐鳄鱼之溪即指此。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东·潮州府》:“恶溪:在城东北,一名 鱷溪,亦名 意溪。唐 元和 中,溪有鱷鱼,刺史 韩愈 作文驱之;宋 咸平 中,通判 陈尧佐 斩鱷鱼於此。中有叠石,名曰 峦洲塔。韩江 经此,合流而南,盖即 韩江 之别名矣。”
5、[扬子鰐]yáng zǐ è
为我国珍贵的特产动物。属爬行纲,鼍科。体长约两米余,有角质大鳞及骨板,背面及尾部鳞片略呈方形,并纵横成行排列。头部扁平,吻突出。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趾,具蹼。背部暗褐色,具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灰色小斑和横条。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穴居池沼底部,冬日蛰居穴中。主产于 安徽 南部 青弋江 沿岸至 太湖 流域等地的沼泽地区,皮可张鼓。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