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拼音:lùn
释义:1.议论;分析和说明事理。参见“論道經邦”。2.衡量;评定。3.研究。4.编次。5.调查。6.推知。7.问,考虑。8.定罪。9.论告;弹劾。10.谓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等。11.叙说;说。12.言论;舆论。13.主张;学说;观点。14.相貌。15.凭借;倚仗。16.古代的一种气球。是游戏、运动用具。17.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释经义、论辩法相的书籍。梵名阿毗达摩,意为“对法”。同经、律合称“三藏”。20.吐蕃大臣的称号。又称论逋。例由贵族担任。后西藏仍沿用此称。21.姓。唐代有论钦陵。见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九。
拼音
lùn笔顺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丿 ㇏ 一 丨 𠃌 一 丨 丨同音字
拼音为lùn的字 拼音为lun的字基础解释
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論-中華語文大辭典論论1ㄌㄨㄣˋlùn1.有條理地分析說明(事理)。[例]討~︱爭~︱~說│高談闊~。2.評定;衡量。[例]~處(ㄔㄨˇ chǔ)│~資排輩︱~功察罪︱按質~價。3.介詞:(1)引進某種單位或標準,相當於「按」、「按照」。[例]工錢~天算│這雞蛋是~斤賣,還是~個兒賣?(2)引進說話的著眼點,相當於「從……方面來說」、「就……來說」。[例]~智力,~力氣,我不如他;~吃苦,~耐力,我比他強。4.談論;看待。[例]相提並~︱一概而~。5.分析說明事理或判斷是非等方面的言論或文章。[例]謬~︱奇談怪~∣長篇大~。6.主張;學說;觀點。[例]進化~︱唯物~︱人性~∣不刊之~。7.文體的一種,以議論為主(多用於書名或篇名)。[例]〈六國~〉︱〈過秦~〉。8.姓。論论2ㄌㄨㄣˊlún指《論語》。[例]上《~》|下《~》│余是以少誦《詩》、《~》。
論 -古漢語常用詞典lùn
①討論;議論。《出師表》:“每與臣~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②評定賞罰;判定。《出師表》:“宜付有司~其刑賞。”③說。《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魏晉。”④辯論。《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今日廷~。”⑤研究;研討。《五蠹》:“~世之事,因為之備。”⑥言論;主張;學說。《甘藷疏序》:“餘不侫,獨持迂~。”⑦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文選序》:“~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ùn
1、[鯫論]zōu lùn
浅陋的议论。清 黄景仁《赠程厚孙》诗:“而解嗤俗儒,鯫论何哮呷。”
2、[風論]fēng lùn
犹舆论。《晋书·刘颂传》:“凡举过弹违,将以肃风论而整世教,今举小过,清议益穨。”
3、[風聞論事]fēng wén lùn shì
同“风闻言事”。宋 洪迈《容斋四笔·御史风闻》:“御史许风闻论事,相承有此言,而不究所从来,以予考之,盖自 晋 宋 以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