鬀
拼音:tì
释义:1.亦作“剔”。亦作“鬄”。2.剃小儿发。泛指剃毛发须髯。3.通“髢”。参见“鬀髻”。假发髻。
组词
髲鬀 鬀度 披鬀 鬀髻拼音
tì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一 𠃋 丶 丿 丿 丿 丶 丿 𠃍 一 ㇉ 丨 丿同音字
拼音为tì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同“剃”。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鬀-辞源3【鬀】17画 7222·7 tì ㄊㄧˋ 他計切,去,霽韻,透。脂部。“剃”的本字。也作“鬄”。説文:“鬀,੮ܩˮ也。从髟弟聲。大人曰髠,小人曰鬀,盡及身毛曰੮ܣ\u0002”清 段玉裁 注:“此又析言三字之不同也,上文則渾言之。”
鬀-康熙字典鬀
【亥集上】【髟字部】 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計切,音替。【說文】𩮜髮也。大人曰髡,小兒曰鬀,盡及身毛曰𩮜。【註】今俗別作剃,非是。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ì
1、[鬀髻]tì jì
假发髻。鬀,通“髢”。
2、[鬀度]tì dù
佛教语。谓剃除须发出家为僧。
3、[髲鬀]bì tì
见“ 髲髢 ”。
4、[鬀头]tì tóu
1.谓汉人依金人风俗剃去前半部头发,表示归化。 2.谓落发出家。 3.理发。
5、[披鬀]pī tì
见“披剃”。
6、[鬀发工]tì fà gōng
制作假发的工匠。鬀,通“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