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
拼音:tiáo
释义:1.古时小孩子头上扎起来的下垂的短发。
组词
垂髫 髫齓 髫辫 髫龀 髫鬌 髫初 髫儿 髫发 黄发垂髫拼音
tiáo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一 𠃋 丶 丿 丿 丿 𠃌 丿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tiáo的字 拼音为tiao的字基础解释
小儿下垂的短发:垂~。~龄(童年)。详细解释
(形声。从髟,召声,髟( biāo)头发下垂的样子。本义:小孩的下垂头发) 古时候小孩前额下垂的头发,引伸以指童年 [hanging hair at front of child's hea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髫稚(幼童;幼稚);髫草(指小儿,幼童);髫儿(幼童,小孩);髫岁(幼年,童年);髫发(小儿垂发。引申为童年之称);髫齿(幼年,童年);髫龀(幼年);髫辫(指童年)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髫-中華語文大辭典髫ㄊ丨ㄠˊtiáo古代兒童下垂的頭髮。[例]垂~∣~齡(指童年)。
髫-辞源3【髫】15画 7260·2 tiáo ㄊㄧㄠˊ 徒聊切,平,蕭韻,定。宵部。童子下垂之髮。晉 陶潛 陶淵明集五 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參見“髫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iáo
1、[垂髫]chuí tiáo
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所以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髫(tiáo):小儿下垂的头发。
2、[髫年]tiáo nián
指童年。
3、[髫幼]tiáo yòu
幼年。清 董寿慈《<西泠闺咏>后序》:“银瓶井底,髫幼完贞;云霄江边,姓氏无攷。”
4、[髫时]tiáo shí
幼年时期。清 方文《从黄俞邰借<宋遗民录>感旧》诗之二:“海鹤先生 在,髫时数问奇。”
5、[髫丱]tiáo guàn
幼年。《梁书·武帝纪上》:“挻虐於鬌翦之年,植险於髫丱之日。”唐 刘餗《<隋唐嘉话>序》:“余自髫丱之年,便多闻往説;不足备之大典,故繫之小説之末。”清 龚自珍《寒月吟》:“翁自鬚髮白,我如髫丱淳。”
6、[髫岁]tiáo suì
幼年。《周书·柳霞传》:“霞 幼而爽迈,神彩嶷然,髫岁便有成人之量。”明 胡应麟《诗薮·国朝下》:“余髫岁从家君寓都下,裕卿 自 李临淮 处见余诗,輒击节矜赏。”
7、[髫孺]tiáo rú
幼童。
8、[髫辫]tiáo biàn
垂髫与辫髻之时。指幼年。
9、[玄髫]xuán tiáo
1.亦作“玄齠”。指黑发儿童。《文选·张协<七命>》:“玄齠巷歌,黄髮击壤。”李善 注:“《埤苍》曰:‘髫,髮也,髫与齠,古字通也。’”吕延济 注:“谓玄髮童子,黄髮寿人,并歌謡於衢巷田壤之中也。” 2.指童年时期。唐 骆宾王《对策文三道》:“是知因籍时来,和君 播玄齠之俊;当其未遇,颜生 致白首之勤。” 3.黑发。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素手瑠璃扇,玄髫玳瑁簪。”
10、[髫童]tiáo tóng
幼童。
11、[髫稚]tiáo zhì
亦作“髫穉”。幼年;儿童。宋 刘克庄《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诗:“高吟杂《骚》《选》,序酌逮髫穉。”宋 蔡絛《西清诗话·非稚语》:“鲁直 少警悟,八岁能作诗。送人赴举云:‘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 黄庭坚,謫在人间今八年。’此似非髫稚语矣。”明 宋濂《故茶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髫稚之手,婉慧絶品。”清 戴名世《成烈妇传》:“子方髫穉,每从外塾归,烈妇不令须臾閒,督益力,子畏之如严师。”
12、[龀髫]chèn tiáo
亦作“齓髫”。指童年。《文选·潘岳<杨仲武诔>》:“子之遘閔,曾未齓髫。”刘良 注:“齓,毁齿也;髫,总髮也。”
13、[髫初]tiáo chū
幼年时期。清 李调元《移居同年王心斋宅奉赠用前京中寄怀原韵》:“与君登籍忆髫初,转瞬今为两隐君。”
14、[髫发]tiáo fā
小儿垂发。引申为幼年。《后汉书·伏湛传》:“髫髮厉志,白首不衰。”唐 张说《府君墓志》:“閔余髫髮,遭家不造。”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女子体弱,尤宜爱护。乃乳哺甫离,髫髮未燥,筋肉未长,骨节未坚,而横縶弱足,严与裹缠。”
15、[蜗髫]wō tiáo
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16、[髫鬌]tiáo duǒ
幼年。《后汉书·周燮传》:“始在髫鬌,而知廉让;十岁就学,能通《诗》《论》。”宋 叶适《毛积夫墓志铭》:“﹝ 毛子中 ﹞髫鬌有杰气。”明 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罗威,字 德仁,番禺 人。天性纯慤,髫鬌即知礼让。”
17、[髫龄]tiáo líng
童年。
18、[髫齿]tiáo chǐ
幼年。唐 李揆《恭懿太子哀册文》:“秀发孩笑,惠彰髫齿。”
19、[髦髫]máo tiáo
犹老幼。髦,通“耄”。
20、[髫穉]tiáo zhì
见“髫稚”。
21、[髫冠]tiáo guān
青少年。清 方履籛《宋母曹太宜人墓表》:“上使期耋无私顾之忧,下授髫冠以门阀之旧。”
22、[髫髻]tiáo jì
谓垂髫与辫髻。借指幼年。《广阳杂记》卷二引 清 钱驭少《居庸关》诗:“髫髻生当战伐年,南军正戍 白狼 烟。”
23、[髫女]tiáo nǚ
女孩。
24、[髫龀]tiáo chèn
谓幼年。
25、[髫儿]tiáo ér
垂发小儿。
26、[髫羁]tiáo jī
儿童发髻。借指儿童。语本《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翦髮为鬌,男角女羈。”清 姚鼐《章华国<课子图>》诗:“室家劳问到髫羈,岁月峥嶸看髮齿。”
27、[髫齓]tiáo chèn
见“髫齔”。
28、[髫男]tiáo nán
男孩。
29、[髫秀]tiáo xiù
犹妙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回:“继妃 路氏,係太皇太后侄女,年虽髫秀,貌未妖淫,子业 未能满意。”
30、[髫小]tiáo xiǎo
犹幼小。《平山冷燕》第七回:“忽见他走上堂来,虽年尚髫小,却翩翩然若仙子临凡。”
31、[霜髫]shuāng tiáo
披垂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