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hà

释义:1.(物体)突然破裂并发出响声。2.用炸药爆破;用炸弹轰炸。3.〈口〉因愤怒而激烈发作。4.〈口〉因受惊而四处乱逃。

组词

爆炸 炸药 炸弹 炸毛 炸群 轰炸 炸眼 炸牙 炸市 爆炸机 爆炸性 狂轰滥炸 爆炸新闻 黄色炸药 定时炸弹

拼音

zhà

笔顺

丿 丿 丿
左窄右宽。“火”竖撇上段较正,点画位置恰当。“乍”撇画短斜,横画均匀,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zhà的字 拼音为zha的字

基础解释

1.突然破裂。2.用炸药、炸弹爆破。3.突然发怒。4.因受惊扰而四处乱逃。

详细解释

〈动〉

  1. 指物体突然破裂

    [粗磁碟子]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红楼梦》

    又如:瓶子炸了;爆炸

  2. 用炸药、炸弹爆破 。

    如:炸碉堡;炸桥;炸丸(即炸弹);炸坑(爆炸后形成的土坑);炸裂弹(即炸弹)

  3. 〈方〉∶因受惊而四处乱逃 。

    如:炸眼(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

  4. 因某事而激烈发作 。

    如:炸毛(方言。发脾气;发怒);炸呼(乱喊叫;吆喝)

  5. 另见 zhá

〈动〉

  1. 把食物放在滚沸的油锅中熬熟 。

    如:炸供(油炸供神用的食品)

  2. 〈方〉∶焯 。

    如:把菠菜炸一下

  3. 将旧金属器物加工,使重现光泽

    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红楼梦》

  4. 另见 zh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炸-中華語文大辭典

炸炸1ㄓㄚˋzhà1.(物體)突然爆裂。[例]爆~│熱水瓶~了。2.用炸藥、炸彈摧毀。[例]轟~│~沉艦艇│橋梁被~斷了。3.〈口〉怒氣突然發作。[例]聽這話就氣~了。4.★〈口〉因受驚而逃散。[例]~窩│~群。炸炸2ㄓㄚˊzhá1.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在沸油裡使熟。[例]~油條│~肉丸。2.把某些食物和作料跟少量滾油混合烹炒。[例]~醬。3.★〈口〉焯,把蔬菜放在開水裡略微一煮就撈出來。[例]把芹菜~一下。

炸-漢語大字典


(一)zhà
(1)物体突然破裂。如:爆炸;瓶子炸了。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器用類·止爆》:“燒炭若爆,灑鹽自止。此以炸止炸也。”《紅樓夢》第四十二回:“(粗磁碟子)不拿薑汁子和醬預先抹在底子上烤過,一經了火,是要炸的。”
(2)用炸药、炸弹爆破。如:轰炸;炸碉堡。鲁迅《伪自由书·逃的辩护》:“躲进研究室里去的,倒能并不瘟头瘟脑,不被外国的飞机大炮,炸出研究室外去么?”
(3)突然发怒。如:他一听就炸了。茅盾《路》一:“而况自己又是高傲成性,受不了半句话就要炸。”
(4)方言。因受惊而四散。如:枪声一响,鸟儿都炸了窝。
(二)zhá
(1)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沸油里弄熟。如:炸鱼;炸油条。《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我裏頭赶着給你老炸點兒鍋渣麪筋,下點素麪單吃。”
(2)将旧金属器物加工,使重现光泽。《紅樓夢》第三十五回:“妹妹的項圈我瞧瞧,只怕該炸一炸去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à

1、[炸弹]zhà dàn

1.爆炸性武器的一种。 2.通常指航空兵使用的各种炸弹。多由弹体、安定器、引信等组成。直接用来杀伤和摧毁目标的,主要有爆破弹、杀伤弹、穿甲弹、燃烧弹、反坦克弹、反潜艇弹;在夜间航行和轰炸实施中起辅助作用的,有夜间标示弹、照明弹;特种用途的,有照相弹、烟幕弹和宣传弹等。 3.泛指各种爆炸物。

2、[狂轰滥炸]kuáng hōng làn zhà

指疯狂地轰炸。

3、[炸药]zhà yào

受热或撞击后发生爆炸,并产生大量的能和高温气体的物质,如黄色炸药、黑色火药等。

4、[爆炸]bào zhà

1.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的声响,叫做爆炸。核反应、急剧的氧化作用和容器内部气体的压力突然增高等都能引起爆炸:炮弹~。气球~。~了一颗氢弹。 2.比喻数量急剧增加,突破极限:人口~。信息~。知识~。

5、[轰炸]hōng zhà

从飞机上投掷炸弹、鱼雷和发射导弹,对地面和水上、水中各种目标进行空中突击。是从空中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摧毁敌方技术兵器及其他重要目标的主要手段。

6、[炸裂]zhà liè

以爆破法使破裂。

7、[炸毁]zhà huǐ

用爆破手段或用炸弹等摧毁。

8、[炸锅]zhà guō

锅里的食物向锅外四散迸溅。比喻人群中发生吵闹动乱。

9、[炸雷]zhà léi

声音响亮的雷。

10、[炸群]zhà qún

成群的骡马等由于受惊而四处乱跑:马~了!

11、[炸窝]zhà wō

1.鸟或蜂群受惊扰从巢里向四处乱飞。 2.比喻许多人由于受惊而乱成一团。

12、[炸子]zhà zǐ

一种枪弹。弹头射入人体后爆炸,破坏范围较大。如:白大嫂子 火了,狠狠地道:“那个老王八,该摊个炸子儿。”

13、[炸腮]zhà sāi

方言。即痄腮。患者腮腺肿大发炎。

14、[炸呼]zhà hū

乱喊叫;吆喝。

15、[角炸]jiǎo zhà

将炸弹布置于军旗侧角。

16、[炸眼]zhà yǎn

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如:毛驴炸眼直刨地儿,摇头摇尾打响鼻儿。

17、[炸垄]zhà lǒng

指谷物幼苗破土而出。

18、[煤炸]méi zhà

小煤块。

19、[炸毛]zhà máo

方言。发脾气;发怒。

20、[炸街]zhà jiē

炸街,汉语词语,释义为跑车猛轰油门或者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排气筒都会发出巨大声响,驾驶人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旁观者的行为。

21、[炸破]zhà pò

因内部的压力而分裂成碎片。

22、[炸庙]zhà miào

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23、[炸大]zhà dà

犹镀金。

24、[炸壠]zhà lǒng

指谷物幼苗破土而出。西戎《宋老大进城》:“春起,麦子刚炸垅,上面来了报,说是什么寒流来啦。”吉学霈《一面小白旗的风波》:“麦苗开始炸垅了,绿葱葱的,甩着宽宽的叶子从地上挣起来,轻轻地在风里抖着。”

25、[炸猫]zhà māo

炸猫就是形容人脾气急,忽然就愤怒了的样子。

26、[红炸]hóng zhà

见“红扎”。

27、[炸馏]zhà liú

用甑蒸食物。

28、[炸响]zhà xiǎng

形容雷声、鞭声等响亮。如:鞭子甩得炸响。

29、[炸牙]zhà yá

形容冷得刺牙。如:数九寒天喝冷水,冻得炸牙。如:酒冰得炸牙。

30、[炸刺]zhà cì

调皮捣蛋,挑拨是非。

31、[炸坑]zhà kēng

指爆炸后形成的土坑。

32、[炸点]zhà diǎn

射弹的爆炸点。

33、[炸市]zhà shì

集市上的人因受惊而四处乱跑。

34、[炸营]zhà yíng

兵营发生骚乱,比喻人群骚动,乱成一团。

35、[炸供]zhà gòng

油炸供神用的食品。

36、[炸碎]zhà suì

用炸药使被炸物体(如岩石)碎裂。

37、[炸果子]zhà guǒ zi

炸果子又称炸油条,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在冀鲁官话区及中原官话区的一首童谣,冀鲁方言中将油条称为“果子”,所以“炸果子”也就是“炸油条”的意思。

38、[炸了庙]zhà liǎo miào

是北京土话,指惊愕,急眼的意思。

39、[炸回头]zhà huí tóu

北京清真小吃中特有的品种,此食品形状好像元宝馄饨,颜色金黄、透亮,外焦里嫩、味道咸香。

40、[兵不厌炸]bīng bù yàn zhà

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zhá

1、[炸糕]zhá gāo

用糯米粉制成的糕饼。以小豆和糖等为馅,油炸后食用。

2、[炸酱]zhá jiàng

比喻侵吞;硬扣下。如:看样儿,姓 李 的是要硬炸酱呀!

3、[炸子鸡]zhá zǐ jī

在橄榄油中炸好的雏鸡,用芳香药草加香,并在番茄和白葡萄酒中煮浓。

4、[炸丸子]zhá wán zǐ

在油中炸熟的圆形食品。

5、[油炸鬼]yóu zhá guǐ

一种油炸的面食,有长条、圆圈等形状。有的地区叫油鬼。

6、[炸油饼]zhá yóu bǐng

把发过的面加明矾做成一个一个圆形薄片然后放在滚油锅中炸熟的一种食品。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炸的反义词 炸的近义词 炸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炸能组什么词
  • 炸能组什么词语
  • 炸可以组什么词
  • 炸可以组什么词语
  • 炸字可以组什么词
  • 炸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炸字能组什么词
  • 炸字能组什么词语
  • 炸字开头的成语
  • 炸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