睨
拼音:nì
释义:1.〈书〉斜着眼睛看。
组词
睥睨 斜睨 睨视 睨睥 睨诘 睨然 睨望 睨笑 睨眴 睨注 睥睨一世 睥睨一切 睥睨群雄 大睨高谈 睥睨窥觎 傲睨一世 傲睨自若拼音
nì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nì的字 拼音为ni的字基础解释
斜着眼看:~视。睥~。详细解释
(形声。从目,兒( ní)声。本义:斜视)
同本义
睨,视也。——《说文》
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睨而视之。——《礼记·中庸》
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水》
相如持其璧睨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宋· 欧阳修《归田录》
又如:睨注(斜着眼睛注视);睨笑(斜视而笑);睨视(斜视,旁视;傲视)
视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楚辞·离骚》。玉逸注:“睨,视也。”
顾视,回视
寻视
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墨子》
窥伺 。
如:睨望(窥望)
偏斜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睨-中華語文大辭典睨ㄋ丨ˋnì〈書〉斜著眼看。[例]斜~|睥~。
睨-康熙字典睨
【午集中】【目字部】 睨
★【唐韻】【集韻】【韻會】𠀤研計切。音詣。【說文】袤視也。【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史記·藺相如傳】持璧睨柱。【屈原·離騷】忽臨睨夫舊鄉。
◎又禽鳥斜視亦曰睨。【埤雅】禽經曰:雞以嗔睨。【王楙補禽經】鴨以怒睨。
◎又日斜亦曰睨。【莊子·天下篇】日方中方睨。【衍義】日斜如人睨目。
◎又人名,睨夫。見【宋史·宗室表】。
◎又與倪堄通。睤睨,詳睤字註。
★又【集韻】吾禮切,詣上聲。義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ì
1、[睥睨]pì nì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
2、[斜睨]xié nì
斜着眼睛看。睨(nì)。
3、[顾睨]gù nì
回视,环视。
4、[雕睨]diāo nì
如猛禽斜视。
5、[脾睨]pí nì
斜视窥视监视。
6、[邪睨]xié nì
斜视。
7、[谛睨]dì nì
犹谛视。
8、[倒睨]dǎo nì
向后斜视。
9、[四睨]sì nì
犹四望。眺望四方。
10、[辟睨]pì nì
见“辟倪”。
11、[睨望]nì wàng
窥望;斜视。
12、[眇睨]miǎo nì
小看;轻视。
13、[蔑睨]miè nì
犹蔑视。
14、[鸡睨]jī nì
斜视。
15、[睨视]nì shì
1.斜视;旁观。 2.傲视。
16、[睨睥]nì bì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17、[环睨]huán nì
围观。
18、[忽睨]hū nì
犹傲视。
19、[鹰睨]yīng nì
犹鹰视。
20、[高睨]gāo nì
犹雄视,傲视。谓目光远大,见解脱俗。
21、[窥睨]kuī nì
偷眼斜视。引申为伺机作恶。
22、[瞵睨]lín nì
瞪眼斜视。
23、[鱼睨]yú nì
像鱼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不感兴趣。
24、[熟睨]shú nì
注目斜视。
25、[愕睨]è nì
惊视。
26、[回睨]huí nì
回头看。
27、[鵰睨]diāo nì
如猛禽斜视。
28、[敖睨]áo nì
见“敖倪”。
29、[睇睨]dì nì
斜视。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公乘亿》:“会 亿 送客,马上见妇人麄縗,类其妻也,睇睨不已,妻亦如之。”
30、[眄睨]miǎn nì
指斜视,表示轻慢。
31、[睨注]nì zhù
斜着眼睛注视。
32、[睨诘]nì jié
傲视并盘问。
33、[睨笑]nì xiào
斜视而笑。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罗台山》:“公从旁褏手睨笑,猝不能忍。”清 袁枚《新齐谐·六郎神斗》:“有 杨三姑 者,年十七,美姿容。日将夕,方与父母共坐。忽嫣然睨笑。”
34、[睨然]nì rán
高视貌。唐 刘禹锡《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及壮,见里中儿年齿比者,必睨然武健可爱,羞己之不如。”
35、[睨眴]nì xuàn
目斜视转动。喻指神色。
36、[骄睨]jiāo nì
傲慢地斜视,轻视。
37、[侧睨]cè nì
1.斜视。 2.以形容愤恨。
38、[瞰睨]kàn nì
俯视,近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远昭前代,瞰睨近今,湖 湘 子弟,庶几其龙。”
39、[临睨]lín nì
顾视;俯视;察看。
40、[还睨]hái nì
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