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
拼音:shà
释义:1.高大的房屋。2.房子后面突出的部分。
组词
抱厦 大厦 广厦 厦子 旃厦 厦屋 构厦 贺厦 抱厦厅 高楼大厦 大厦将倾 广厦万间 大厦将颠 广厦之荫 湘茶大厦拼音
shà笔顺
一 丿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 ㇏同音字
拼音为shà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基础解释
1.高大的房子。2.房子伸出的后廊。详细解释
〈名〉
(厦俗作厦。古通作夏。形声。从广,夏声。广( yǎn)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见《尔雅·释诂》。本义:大屋子)
同本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厦子(小厢房;小屋);厦处(住所)
门庑;廊屋;披屋 。
如:厦宇(廊子);厦房(旁屋,厢房);厦覆(庇荫);前廊后厦
〈形〉
大
厦屋一揆,华屏齐荣。——晋· 左思《魏都赋》
又如:厦屋(高大的屋)
另见 xià
- 厦 [Xià]
(今读 shà。形声。从厂,夏声。厂( hǎn)山厓石穴。( shà)本义:大屋) 厦门的简称 。
如:鹰厦铁路。
另见 shà
〈名〉
- 厦 [shà]
(厦俗作厦。古通作夏。形声。从广,夏声。广( yǎn)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见《尔雅·释诂》。本义:大屋子)
同本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厦子(小厢房;小屋);厦处(住所)
门庑;廊屋;披屋 。
如:厦宇(廊子);厦房(旁屋,厢房);厦覆(庇荫);前廊后厦
大
厦屋一揆,华屏齐荣。——晋· 左思《魏都赋》
又如:厦屋(高大的屋)
另见 xià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厦-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廈
厦-漢語大字典厦
厦同“廈”。《正字通·厂部》:“厦,俗廈字。”按:古籍中多作“廈”,今“厦”字通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à
1、[大厦]dà shà
高大的房屋,今多用于高楼名,如“友谊大厦”。
2、[高楼大厦]gāo lóu dà shà
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3、[广厦]guǎng shà
高大的房屋。
4、[商厦]shāng shà
指多层的大型商场:百货~。家电~。
5、[抱厦]bào shà
也叫龟头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沿房屋外柱出挑的门廊或房间。
6、[旃厦]zhān shà
语本《汉书·王吉传》:“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 唐 虞 之际,下及 殷 周 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后因以“旃厦”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
7、[曝厦]pù shà
冀南乡村新式民居,曾一度为当地形容住宅阔绰用语。
8、[厦子]shà zǐ
披屋。
9、[偏厦]piān shà
就着房屋侧面墙壁盖的小房。
10、[榕厦]róng shà
榕树。因其高大茂密,望之若大厦,故名。
11、[披厦]pī shà
正屋旁依墙所搭的小屋。
12、[厦宇]shà yǔ
廊屋。
13、[构厦]gòu shà
亦作“构夏”。营造大厦。比喻治理国事或建立大业。唐 元稹《酬郑从事宴望海亭》诗:“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安知四十虚富贵,朱紫束缚心志空。”唐 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輒写古体謌诗一百首,百韵至两韵律诗一百首,合为五卷,奉启跪陈,或希构厦之餘,一赐观览。”《太平广记》卷一三七引《太原事迹·武士彠》:“微时,与邑人 许文寳 以鬻材为事……私言必当大贵。及 高祖(唐高祖)起义兵,以鎧胄从入 关。故乡人云:‘士彠 以鬻材之故,果逢构夏之秋。’”
14、[两厦]liǎng shà
亦作“两夏”。犹两厢。
15、[厦覆]shà fù
是犹庇荫。
16、[厦屋]shà wū
大屋。
17、[后厦]hòu shà
房屋后面的廊子:前廊~。
18、[云厦]yún shà
高入云霄的大厦。
19、[毡厦]zhān shà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居大型毡帐。借称其王廷。
20、[厦房]shà fáng
旁屋,厢房。
21、[穾厦]yào shà
结构重深的大屋。
22、[贺厦]hè shà
庆贺大厦落成。
xià
1、[噶厦]gá xià
藏语音译词。发布命令的机关,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 隆十六年(1751),清政府废原封郡王,命由噶伦四人(三俗一僧)主持噶厦,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 意志,共同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成为定制。1959年西藏叛乱事件发生后解散。
2、[食在厦门]shí zài xià mén
小吃是厦门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