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gū

释义:1.揣测,大致地推算。

组词

估船 估算 低估 估量 估价 估摸 高估 估客乐 大估摸 公估局 估价投保 估价之友 不可低估 不可估量 掂斤估两 难以估量 弹斤估两 无偏估计

拼音

笔顺

丿 𠃍
左窄右宽。“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古”横画稍长,竖画从横中部穿下;“口“上宽下窄,中心正对上竖,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gū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基础解释

大致推算。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人,古声。本义:物价)

  2. 同本义

    乃高盐直,贱帛估。——《新唐书·陆长源传》

  3. 通“贾”。商人

    莫复临时不寄人,漫道江中无估客。——《玉台新咏·梁元帝·别诗》

    又如:估人(商人)

  4. 市场税

    估税悉除,市无二价。——《晋书·甘卓传》

    又如:估税(古代的一种市场税)

〈动〉

  1. 引申为估价,估量 。

    如:高估其价;估产;估评(估价);估单(估计货物价值运费等的清单。即估价单)

  2. 〈方〉∶逼迫;强迫

    硬要估住他赔。——艾芜《猪》

    又如:估打成招;估逼(催逼;强逼)

  3. 用同“鼓”。凸起;涨大

    卫先生估着眼道:“前科没有文章。”——《儒林外史》

  4. 另见 gù

  1. 另见 g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估-汉语大词典

估(I)gū
ㄍㄨ
〔《广韵》公户切,上姥,见。〕
〔《集韵》攻乎切,平模,见。〕
1.市场税。参见“估税”。
2.货值;物价。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悬爵而卖之,犹列肆也;争津者买之,犹市人也……中正、吏部并为魁侩,各责其估,清贫之士,何理有望哉!”
●唐韩愈《曹成王碑》:“恒平物估,贱敛贵出。”
●《新唐书·陆长源传》:“乃高盐直,贱帛估。”
3.特指估量财货物品的价值或数目。
●《旧唐书·宪宗纪下》:“出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送度支估计供军。”
●《新五代史·王章传》:“命有司高估其价。估定又增,谓之‘抬估’。”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家计并许多房产,都封估了。”
4.指对一般事物进行估计、揣测。参见“估计”、“估量”。
5.行商;商人。
●《北史·刑峦传》:“于是蕃贡继路,商估交入。”
6.求取。
●唐司空图《观音忏文》:“饰伪估名,来机稔恶。”
7.方言。逼;纠缠。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三:“该不是拿跟陈家驼背子拖着,估住要账吧!”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二:“你们大老表就估住我作东道,招呼到你这里。”
估(II)gu
ㄍㄨˋ
〔《广韵》公户切,上姥,见。〕
见“估衣”。

估-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估 gǔ
❶物價。
《抱朴子·審舉》:
中正、吏部並爲魁儈,各責其~。(中正、吏部:指州郡办理貢舉的官吏。魁儈:居間買賣的人。)
李商隱《行次西郊作》詩:
高~銅與鉛。
❷通「賈」。商人。
《後漢書·靈帝紀》:
帝著商~服。(帝:指漢靈帝。著:穿。)
❸gū(姑)。估量物的價值或數量(後起意義)。
《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録》:
不妨高~其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估量]gū liáng

〈动〉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2、[估计]gū jì

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他今天会来。最近几天~不会下雨。

3、[评估]píng gū

评议估计;评价:资产~。定期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

4、[估算]gū suàn

大致推算:~产量。

5、[不可估量]bù kě gū liang

难以估计。

6、[估价]gū jià

1.(-∥-)估计商品的价格:请给这件古董估个价吧。 2.对人或事物给以评价:对历史人物的~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7、[预估]yù gū

预先估算。

8、[低估]dī gū

过低估计:不要~群众的力量。

9、[高估]gāo gū

过高估计:不要~个人的作用。

10、[估摸]gū mo

估计:我~着他会来。

11、[估产]gū chǎn

预先估计农作物等的产量。

12、[绢估]juàn gū

宋 代赋税的一种。《宋史·食货志上二》:“﹝ 建炎 ﹞四年秋,遂尽起 元丰 以来诸路常平司坊场钱,次科激赏绢,次奇零绢估钱,次布估钱,次常平司积年本息,次对糴米,及他名色钱。”

13、[估産]gū chǎn

估定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如:小麦估产是每亩一百五十斤。

14、[估评]gū píng

估价。

15、[输估]shū gū

东晋、南朝 时对买卖行为所征的税。类似后代的契税和营业税。

16、[估衒]gū xuàn

犹卖弄。

17、[估客]gū kè

即行商。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明 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檣晚照餘。”清 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珠帘十里 江都 市,铁鹿连船估客檣。”苏曼殊《绛纱记》:“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

18、[估舟]gū zhōu

商贾载货的船。明 陈子龙《孙新斋同年索诗寿其母》:“我随估舟发 扬子,湖水冻立连旌竿。”

19、[推估]tuī gū

推测,估计据推估,加拿大工业区每年向美国吹送近五十万吨硫化物。

20、[盐估]yán gū

盐价。

21、[估逼]gū bī

催逼;强迫。川剧高腔《拉郎配》第四场:“估逼成亲,此乃非礼之事,我絶不依从。”克非《春潮急》八:“怎么?他敢估逼人家!”

22、[游估]yóu gū

行商。

23、[物估]wù gū

物价。唐 韩愈《曹成王碑》:“王始政於 温,终政於 襄,恒平物估,贱歛贵出,民用有经。”亦指对物品的估价。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市粜之令》:“京师和糶,多被抑配,或物估踰於价。”

24、[章估]zhāng gū

衡量;估价。

25、[平估]píng gū

1.公平的价格。《宋史·食货志下三》:“天圣 八年,上书者言:‘县官禁盐,得利微而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 2.抑价。宋 秦观《论议上》:“於是变而为免役之法,虽曰岁使中外之民悉输僦直以免其身,然而平估至於室庐,检括及於车马,裒多以为宽剩,厚积以为封桩,则其弊又有甚於差役者矣。”

26、[散估]sàn gū

晋 及 南朝 各代杂税名。

27、[书估]shū gū

同“书贾”。清 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顾近来此书亦尠,书估索值颇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萤窗异草》三编十二卷(似 乾隆 中作,别有四编四卷,乃书估伪造)。”

28、[估猜]gū cāi

猜测。

29、[抄估]chāo gū

旧时主人侵吞奴仆财产的一种手段。

30、[定估]dìng gū

指物品的定价。《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望勘会诸州初纳两税年绢布定估,比类当今时价,加贱减贵,酌取其中,总计合税之钱,折为布帛之数。”

31、[赃估]zāng gū

赃物的价值。

32、[台估]tái gū

抬高估价。

33、[三估]sān gū

指区分书体价值的三种等级。

34、[官估]guān gū

谓官定价格。《宋史·职官志十一》:“太平兴国 二年,詔:‘诸道所给幕职、州县官奉,颇闻官估价高,不能充七分之数。宜令三分给一分见钱,二分折色,令通判面估定官物,不得亏损其价。’”《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七年》:“初,江 湖 运盐既杂恶,官估復高,故百姓利食私盐。由是盗贩者众,捕之急则起为盗。”

35、[估税]gū shuì

古代的一种市场税。《晋书·甘卓传》:“卓 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於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36、[估喝]gū hē

旧时买卖,商人将货物估定价钱,当众喊出,称“估喝”。

37、[捏估]niē gū

1.进行中间活动,使凑合在一起。 2.暗地里替人出主意。

38、[碑估]bēi gū

以售卖碑帖为业的商人。

39、[豪估]háo gū

大商人。唐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元 白 力勍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

40、[擡估]tái gū

抬高估价。《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 五年都收卖盐价钱六百九十八万五千五百贯。校量未改法已前四倍擡估,虚钱一千七百四十六万三千七百贯。”《新五代史·周臣传·王章》:“百官俸廩,皆取供军之餘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价,估定又增,谓之‘擡估’。”

1、[估衣]gù yi

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铺。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估的反义词 估的近义词 估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估能组什么词
  • 估能组什么词语
  • 估可以组什么词
  • 估可以组什么词语
  • 估字可以组什么词
  • 估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估字能组什么词
  • 估字能组什么词语
  • 估字开头的成语
  • 估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