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
拼音:hài
释义:1.惊吓;震惊。
组词
惊骇 骇服 骇慌 骇惶 骇惊 波骇 欢骇 骇犀剑 骇鸡犀 骇人听闻 惊涛骇浪 骇目惊心 骇人视听 骇龙走蛇 狂涛骇浪 惊世骇俗拼音
hài笔顺
𠃍 ㇉ ㇀ 丶 一 𠃋 丿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hài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基础解释
惊吓;震惊: 惊涛~浪。 ~人听闻。详细解释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 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骇骇-汉语大词典骇骇象声词。鼓声。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同: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ài
1、[骇人]hài rén
1.使人充满惊骇恐慌。 2.可怕,厉害。
2、[惊骇]jīng hài
惊慌害怕。
3、[骇然]hài rán
惊讶的样子:~失色。~不知所措。
4、[骇异]hài yì
惊讶;惊异。
5、[震骇]zhèn hài
1.震动海内震骇。 2.震惊人们被恶性抢劫案震骇了。
6、[骇动]hài dòng
惊动。
7、[嗟骇]jiē hài
嗟叹震惊。
8、[叹骇]tàn hài
1.惊叹。 2.赞叹骇异。
9、[怖骇]bù hài
惊恐。
10、[骇怕]hài pà
害怕。
11、[踊骇]yǒng hài
惊扰跳跃。
12、[骇疑]hài yí
惊恐疑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觉头堕地作声,魂方骇疑,即有二鬼来,反接其手,驱之行。”清 吴俊《过石湾感上年捕大盗何德广事》诗:“兵凶忌尝试,行速滋骇疑。”
13、[骇服]hài fú
亦作“駴服”。惊佩;惊讶诚服。
14、[骇呼]hài hū
犹掠呼。
15、[惴骇]zhuì hài
恐惧;震惊。
16、[骇震]hài zhèn
震惊。《后汉书·刘表传》:“初,荆州 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魏书·王仲兴传》:“咸阳王 禧 之出奔也,当时上下微为骇震。”茅盾《子夜》八:“上了几岁年纪的 冯云卿 现在觉得他的骇震迷惑的心灵不能再增加什么刺激了。”
17、[鱼骇]yú hài
谓鱼受惊骇。形容惊恐退却。
18、[吁骇]yù hài
惊叹。
19、[骇政]hài zhèng
谓民心不安于政命。
20、[沮骇]jǔ hài
破坏扰乱。
21、[骇神]hài shén
心神感到震惊。
22、[骇鸡]hài jī
亦作“骇鷄”。即骇鸡犀。
23、[骇水]hài shuǐ
指奔腾的水流。
24、[骇殚]hài dān
惊惧。
25、[骇愕]hài è
吃惊发愣的样子。
26、[慑骇]shè hài
惊恐。
27、[骇叹]hài tàn
1.见“骇叹”。 2.亦作“駴嘆”。惊叹。
28、[兽骇]shòu hài
野兽惊窜。亦以形容慌乱状。
29、[猜骇]cāi hài
猜疑惊骇。
30、[骇轰]hài hōng
象声词。形容鼓声等轰响。
31、[骇龙]hài lóng
受惊的鱼。
32、[歡骇]huān hài
1.喧哗惊骇。
33、[骇闻]hài wén
犹言骇人听闻。
34、[侵骇]qīn hài
因入侵而惊扰。
35、[骇色]hài sè
惊恐的脸色。
36、[骇世]hài shì
震惊当世。
37、[骇窜]hài cuàn
惊惶逃窜。
38、[变骇]biàn hài
使惊骇而变色。
39、[欢骇]huān hài
惊喜。
40、[遑骇]huáng hài
恐惧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