鬉
拼音:zōng
释义:1.毛发乱。2.马鬣。
组词
鬉髢 鬉毛 丹鬉 肉鬉拼音
zōng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一 𠃋 丶 丿 丿 丿 丿 丶 ㇄ 丨 丿 丶 丿 ㇇ ㇏同音字
拼音为zōng的字 拼音为zong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鬃”:“壮哉此马健且雄,玉花遍身云满~。”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鬉-辞源3【鬉】19画 7240·7 zōng ㄗㄨㄥ 子紅切,平,東韻,精。㊀獸頸毛。同“騣”。也作“鬃”。唐 元稹 長慶集十一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詩:“矮馬駞鬉䪜,犛牛獸面纓。”㊁髮亂。見 集韻。
鬉-中華大字典1、鬉讀音:祖叢切,音㚇,東韻。釋文:
❶髮亂。見《類篇》。
❷馬鬣之勁者。《唐書五行志》:滑州獻馬肉~麟臆。
❸豬毛亦稱~。《本草圖經》:豪豬、~間有豪如箭。能射人。
2、噤讀音:將容切,音宗,冬韻。釋文:亂髮也。見《字彙》。〔正字通云。俗鬉字〕。
3、樵釋文:同噤。見《字彙》。
4、啑讀音:子紅切,音棕,東韻。釋文:毛亂。見《篇海》。
5、鬃讀音:徂宗切,音悰,冬韻。鉏江切,音淙,江韻。釋文:
❶高髻。見《玉篇》。
❷同騣。馬~也。見《韻會》。
6、阸釋文:同鬃。見《五音篇海》。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ōng
1、[马鬉]mǎ zōng
1.见“马鬃”。 2.即马鬃。
2、[鬉毛]zōng máo
马、猪等颈上的长毛。
3、[丹鬉]dān zōng
红鬃。
4、[鬉髢]zōng dí
杂以鬃毛编成的假髻。
5、[肉鬉]ròu zōng
见“肉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