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
拼音:nán
释义:1.见“楠木”。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或长披针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软毛,花小,绿色,浆果蓝黑色。木材是贵重的建筑材料,也可供造船用。生长在贵州、四川等地。
组词
楠木 楠瘤 楠榴 楠竹 伽楠 迦楠 楩楠 润楠 石楠 伽楠珠 棋楠香 刘楠芸 香楠木拼音
nán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丨 丨 𠃌 丶 丿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基础解释
1.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或长披针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软毛,花小,绿色,浆果蓝黑色。木材是贵重的建筑材料,也可供造船用。生长在贵州、四川等地。 2.这种植物的木材。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楠-中華語文大辭典楠ㄋㄢˊnán植物名。常綠喬木。高可達二十公尺,葉為長橢圓形,花小,呈淡綠色。果實紫黑。木材堅密芳香,常用作製造棟梁、器具等。
楠-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án
1、[楠木]nán mù
1.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或长披针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软毛,花小,绿色,浆果蓝黑色。木材是贵重的建筑材料,也可供造船用。生长在贵州、四川等地。 2.这种植物的木材。
2、[楠竹]nán zhú
即毛竹。
3、[紫楠]zǐ nán
别名:紫金楠、金心楠、金丝楠、紫楠、大叶楠、大叶紫楠、黄心楠、见风消、楠木、牛舌条、枇杷木、山枇杷、石环树、小叶嫩蒲柴、野枇杷、紫金柄、红毛山楠、毛丹。是毛茛目,樟科大灌木至乔木,叶革质,圆锥花序,顶端分枝;花被片近等大,卵形,腺体无柄,子房球形,无毛,花柱通常直,果卵形,花期5-6月;果10-11月成熟。该种是楠属中分布江苏的唯一种,是重点保护物种。
4、[楠瘤]nán liú
见“楠榴”。
5、[迦楠]jiā nán
即伽南香。沉香的别名。清 查慎行《与陈漳浦莘学话旧》诗:“山租输海贝,市舶贱迦楠。”参见“伽南香”。
6、[润楠]rùn nán
乔木;顶芽卵形;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圆锥花序生于嫩枝基部,花小带绿色,花期4-6月;果扁球形,果期7-8月。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7、[楩楠]pián nán
1.亦作“楩枏”。亦作“楩柟”。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 2.大材,栋梁之材。
8、[楠榴]nán liú
亦作“楠瘤”。楠木的瘿瘤。俗称楠木疙瘩。
9、[伽楠]jiā nán
见“伽南香”。
10、[刘楠芸]liú nán yún
1.姓氏。
11、[棋楠香]qí nán xiāng
即沉香。
12、[楠塔基特]nán tǎ jī tè
“尖岬周围的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