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拼音:qǐ
释义:1.由躺而坐;由坐而立。2.起床。3.耸立。4.凸起;长出。5.发生。6.发动;兴起。7.开始。8.建立;兴建。9.拟定。10.举用。11.领取(凭证)。12.取出(收藏或嵌入的东西)。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开始、完成等。14.(从、由……)开始。15.用在动词后常跟“不”“得”连用,表示够(不够)标准,能(不能)经受住。16.介词。引进时间或处所,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17.量词。用于发生的事,相当于“件”“次”;。18.用于人或货,相当于“群”“批”。
组词
升起 白手起家 东山再起 起来 一起 起床 对不起 起点 引起 起飞拼音
qǐ笔顺
一 丨 一 丨 一 丿 ㇏ 𠃍 一 乚“走”横画平行,两竖相对,撇短捺长。“己”大小适中,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qǐ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起起-汉语大词典起起1.呼人起立声。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
●宋苏轼《次韵潜师放鱼》:“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
冯应榴合注:“此言不待临死而忏悔求福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东光马大还,尝夏夜裸卧资胜寺藏经阁,觉有人曳其臂曰:‘起起。’”
2.催促声。
●清黄遵宪《潮州行》:“起起呼使坐,软语相慰抚。”
起起ㄑ丨ˇqǐ1.由躺而坐;由坐而站。[例]~床︱~立∣拍案而~。2.從下向上升;生起(與「伏」相對)。[例]此~彼落︱風~雲湧∣狼煙四~。3.〈口〉(皮膚上)長出;生出。[例]~繭子︱~痱子。4.產生;發生。[例]~疑︱禍~蕭牆。5.興起;發動。[例]~義∣發~|揭竿而~。6.建立;興建。[例]白手~家∣~了三棟樓。7.開始;開端。[例]~筆∣~點︱從今天~。8.擬定;擬寫。[例]~草︱~號∣~名。9.把嵌入、收藏的或積存在裡面的東西弄出來。[例]~釘子∣~獲∣~贓。10.出仕;舉用。[例]~用|東山再~。11.康復;痊癒。[例]一病不~|~死回生。12.★領取;辦理(票證)。[例]~車牌∣~護照。13.量詞:(1)用於計算消極的事情,相當於「次」、「件」。[例]兩~事故︱幾~刑事案件。(2)用於計算人或貨,相當於「群」、「批」。[例]參觀的人一~接一~地走來︱來了兩~貨。14.助詞:(1)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由下向上。[例]挑~擔子︱抬~桌子。(2)用在動詞後,與「得」(「不」)配合,表示力能(不能)勝任。[例]禁得~︱買不~︱稱得~。(3)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涉及的對象,相當於「及」或「到」。[例]提~過這件事︱想~過你∣問~根由。(4)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開始。[例]寺廟裡響~了鐘聲。1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