餕
拼音:jùn
释义:1.吃别人剩下的食物。2.泛指进餐。3.吃后剩下的食物。4.指祭品。参见“餕餘”。5.通“飧”。参见“餕饔”。
拼音
jùn笔顺
丿 丶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丶 𠃋 丶 丿 丶 丿 ㇇ ㇏同音字
拼音为jùn的字 拼音为jun的字基础解释
见“馂”。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餕-辞源3【餕】15画 8374·7 jùn ㄐㄩㄣˋ 子峻切,去,稕韻,精。文部。㊀食其餘。禮 祭統:“夫祭有餕。……尸亦餕鬼神之餘也。”又 内則:“子婦佐餕。……旨甘柔滑,孺子餕。”亦謂食餘之物。宋 梅堯臣 宛陵集四一 雨燕:“緣礎蚍蜉羣,拾餕蜻蜓翼。”㊁熟食。通“飧”。公羊傳 昭二五年:“吾寡君聞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從者。”注:“餕,熟食。”廣雅 釋器:“熟食謂之餕饔。”清 王念孫 疏證:“餕讀若飧。……飧、餕古通用。”
餕-漢語大字典餕
《説文新附》:“餕,食之餘也。从食,夋聲。”
jùn 《廣韻》子峻切,去稕精。諄部。
(1)吃后剩下的食物。《説文·食部》:“餕,食之餘也。”《廣韻·稕韻》:“餕,食餘。”《禮記·曲禮上》:“餕餘不祭。”孫希旦集解:“朱子曰:‘餕餘之物,不可以祭先祖。’”宋梅堯臣《雨鷰》:“緑礎蚍蜉羣,拾餕蜻蜓翼。”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而得食御廚之餕餘者,輒以為苦。”
(2)吃别人剩下的食物。《古今韻會舉要·震韻》:“餕,食人之餘曰餕。”《儀禮·士昬禮》:“媵餕主人之餘,御餕婦餘。”梁启超《政治与人民》:“商业亦然,大利悉朘于外商,我则幸而仅得餕其余。”也指分食祭品。《正字通·食部》:“餕,祭畢食神之餘。”宋周密《武林舊事·祭掃》:“村店山家,分餕游息。”《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六》:“諸静侣及三番僧皆助祭,余則享餕焉。”
(3)通“飧(sūn)”。熟食。《廣雅·釋器》:“熟食謂之餕饔。”王念孫疏證:“餕,讀若飧,熟食也。飧、餕,古通用。”《玉篇·食部》:“餕,熟食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吾寡君聞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從者。”何休注:“餕,熟食;饔,熟肉。”《太玄·劇》:“食于劇。父母采餕若。”范望注:“餕,熟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