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
拼音:zuàn
释义:1.穿孔的工具。2.去髌的刑具。亦用作刑法名。参见“鑽笮”。3.取火的工具。4.金刚钻(钻石)的简称。5.赚,诳骗。
拼音
zuān笔顺
丿 丶 一 一 丨 丶 丿 ㇀ 丿 一 丨 一 丿 𠄌 丿 一 丨 一 丿 乚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zuān的字 拼音为zuan的字基础解释
1.穿孔,打眼。2.穿過;進入或突出。3.鑽研。4.特指鑽刺龜甲並以火灼以卜吉凶。5.鑽營。6.指矛刃、矢鏃。7.通“攢”。聚。8.通“劗”。剪。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鑽-中華語文大辭典鑽钻1ㄗㄨㄢzuān1.轉動帶尖的物體在另一物體上鑽孔打眼。[例]~探︱~木取火︱在牆上~了個洞。2.鑽研。[例]有股~勁︱道理越~越透。3.穿過或進入。[例]~山洞︱~進水中︱~入草叢。4.鑽營。[例] ~門子∣他既會拍又會~。鑽钻2ㄗㄨㄢˋzuàn1.鑽子。打孔的工具。[例]電~︱~頭︱手搖~。2.經過琢磨加工的金剛石。[例]~戒︱17~手表。3.姓。
鑽-辞源3【鑽】27画 8418·61.zuàn ㄗㄨㄢˋ 子筭切,去,換韻,精。元部。穿刺的工具。管子 輕重乙:“一車必有一斤、一鋸、一釭、一鑽、一鑿、一銶、一軻,然後成爲車。”也作刑具。國語 魯上:“大刑用甲兵,……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扑。”注:“鑽,臏刑也。”2.zuān ㄗㄨㄢ 借官切,平,桓韻,精。元部。㊀刺,穿孔。孟子 滕文公下:“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㊁推究事理。論語 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㊂鑽營。文選 漢 班孟堅(固)答賓戲:“商鞅挾三術以鑽 孝公,李斯奮時務而要 始皇。”宋 張鎡 南湖集五 自詠詩:“錢物用多常是解,權門路便不曾鑽。”3.cuán ㄘㄨㄢˊ 古今韻會舉要徂丸切。元部。簇聚。通“攢”。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大人賦:“鑽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衍曼流爛壇以陸離。”漢書作“攢”。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uān
1、[風鑽]fēng zuān
1.开凿岩石用的风动工具,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作往复运动,冲击钎子。多用于开凿炮眼。也叫凿岩机。 2.用压缩空气做动力的金属加工工具。用于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