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拼音:yáng
释义:1.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雌雄异株,柔荑花序。种子有毛。常见的有银白杨、毛白杨等。2.杨桃的省称。3.指杨朱及其学派。4.鸟名。即白鷢。俗呼白鹞子。5.古国名。故治在今山西省洪桐县东南。6.通“陽”。7.通“揚”。8.参见“楊子”。古津渡名。即杨子渡。也写作“揚子”。9.通“煬”。10.参见“楊豚”。佳肴名。即烤乳猪。炙,烘烤。11.姓。
组词
風裏楊花拼音
yá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𠃌 丿 丿同音字
拼音为yáng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基础解释
1.楊柳科楊屬喬木的統稱。與柳相似,枝條上挺,種子有白絮。種類很多,有銀白楊﹑毛白楊等。《易·大过》:“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清陈梦雷《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歲寒老樹尚如此,何况朽木與枯楊。” 2.楊桃的省稱。 3.戰國時代楊朱及其學派的簡稱。《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4.姓。如漢代有楊震。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楊-中華語文大辭典楊杨丨ㄤˊyánɡ1.植物名。落葉喬木。枝幹細,枝條挺直上揚,葉寬闊,呈卵形或近圓形,柔荑花序,花小無瓣,種子有白絮,與柳相似。種類很多。如響葉楊、胡楊、銀白楊等。2.姓。
楊-康熙字典楊
【辰集中】【木字部】 楊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
◎又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楊。【埤雅】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楊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楊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叶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柜柳楓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áng
1、[風裏楊花]fēng lǐ yáng huā
风中的杨花飘忽不定。比喻事情或事物变化无定准。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嘆母亲这病,恰便似风里杨花,水上幻泡。”明 陈秋碧《北粉蝶儿·闺情》曲:“悠扬不定,犹如风里杨花。”《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你就是那风里杨花,滚上滚下,如今又兴起 如意儿 贼歪剌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