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拼音:dá
释义:1.回答,回复。2.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3.(Dá)姓。
组词
报答 答辩 答辞 答对 答卷 答礼 答数 答谢 答案 外呈答 答腊鼓 答不也 答答战 答非所问 对答如流 絮絮答答 问一答十 应答如流 一答一合 破丢不答 桃来李答 问官答花拼音
dá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丿 ㇏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dá的字 拼音为da的字基础解释
1.回答。2.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3.姓。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回话;应对
听言则答。——《诗·小雅·雨无止》
既发则答君而俟。——《仪礼·乡射礼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陶潜《桃花源记》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皆缄口不答。——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应答如流;答教(预先写好的准备答问的书面文字);答言(用言语回答);答语(回答的话;应对的话)
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 [reciprocate(another's kindness,favor,etc.)]
适不答兹谓不次。——《仪礼·五行志》。注:“报也。”
因厚赂单于,答(报答)其善意。——《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答施(报答恩惠);答效(报效;为报答恩德而为对方尽力)
〈形〉
粗厚 。
如:答布(粗厚的布)
另见 dā
——义同“答”( 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另见 dá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答答-汉语大词典答答(I)象声词。
●宋蔡襄《荔枝谱》第五:“破竹五七尺,摇之答答然,以逐蝙蝠之属。”
●刘白羽《红玛瑙》:“马蹄答答响。”
●《诗刊》1978年第5期:“战马没有了骑手,马蹄答答奔乱了。”
答答(II)方言。各处,处处。
●茅盾《故乡杂记》:“你看,到处装好军用电话,东洋兵有点动静,答答地方全晓得,东洋兵想偷营也勿会成功的。”
原注:“答答地方:到处的意思。”
答答ㄉㄚ ㄉㄚdā dā狀聲詞:⑴形容雨水滴落聲。如:「雨滴滴答答的下個不停。」⑵形容時鐘行走聲。⑶形容機槍掃射聲。⑷形容枯竹搖晃聲。《通俗編.聲音》引《荔枝譜》:「破竹五六尺,搖之答答然,以逐蝙蝠之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á
1、[回答]huí dá
对问题给予解释;对要求表示意见:~问题。满意的~。
2、[答谢]dá xiè
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招待,表示谢意:~宴会。我们简直不知道怎样~你们的热情招待。
3、[问答]wèn dá
发问和回答:环保知识~。
4、[答对]dá duì
回答别人的问话:~得体。我叫他问得没法~。
5、[对答如流]duì dá rú liú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
6、[答案]dá àn
对问题所做的解答:寻求~。
7、[解答]jiě dá
解释回答(问题):《几何习题~》。他无法~我提出的问题。
8、[答复]dá fù
1.〈动〉回答问题或要求。2.〈名〉对问题或要求做出的回答。
9、[答疑]dá yí
解答疑问:课堂~。
10、[作答]zuò dá
做出回答:听到问话,他没有马上~。
11、[答辩]dá biàn
答复别人的问难、指责、控告,为自己的论点或行为进行解释或辩护:论文~。被告在法庭上~。
12、[答卷]dá juàn
1.解答试卷:考生在认真~。 2.对试题做了解答的卷子:标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用自己的行动交了一份很好的~。
13、[应答]yìng dá
回答:~如流。
14、[报答]bào dá
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以优异的成绩~老师的辛勤培育。
15、[答问]dá wèn
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
16、[答话]dá huà
回答(多用于否定式):人家问你,你怎么不~?
17、[笔答]bǐ dá
书面回答:~试题。
18、[答覆]dá fù
回答。
19、[酬答]chóu dá
1.酬谢:太感谢他了,真不知怎么~才好。 2.用言语或诗文应答:这是一首~友人的小诗。
20、[答礼]dá lǐ
回礼。
21、[赠答]zèng dá
互相赠送(诗文等)。
22、[答词]dá cí
在正式场合对别人 表示谢意或回答时所说的话。
23、[答谒]dá yè
回访。
24、[答辞]dá cí
亦作“答词”。表示谢意或回答时所说的话。
25、[答塞]dá sāi
作出答复以抵塞责任。《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脩之 曰:‘既已降敕,政应方便答塞。’景渊 曰:‘应先检校。’子响 大怒,执 寅 等八人於后堂,杀之,具以启闻。”胡三省 注:“脩之 言方便答塞,欲为 子响 道地也。景渊 言应先检校,欲依敕行之也。”
26、[答访]dá fǎng
因别人来访而做答谢回访。
27、[效答]xiào dá
亦作“効答”。报答;报效。
28、[答抗]dá kàng
犹答辩,抗辩。
29、[哈答]hā dá
1.亦作“哈荅”。马虎;随便。 2.厮混。
30、[答拜]dá bài
答谢别人来访的礼 节性回访。
31、[兜答]dōu dá
见“兜搭”。
32、[竞答]jìng dá
比赛谁先说出答案或结果:法律知识~。
33、[凹答]āo dá
犹凹凸。高低不平。
34、[答难]dá nán
答辩疑难问题。唐 牛肃《纪闻·牛应贞》:“﹝ 牛应贞 ﹞每夜中眠熟,与文人谈论,文人皆古人知名者,往来答难。”《新唐书·李沁传》:“玄宗 开元 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 者相答难禁中。”
35、[鸿答]hóng dá
变化异常迅速、剧烈,多倍形容天气转瞬即逝 马上变色。
36、[登答]dēng dá
1.即时答复;对答。常用以指旧时下级对上级的回答。 2.犹言对付的办法。
37、[丢答]diū dá
见“丢搭”。
38、[答赋]dá fù
谓以诗赋相酬答。《左传·文公四年》:“卫灵 武子 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
39、[巴答]bā dá
亦作“巴噠”。象声词。形容嘴巴开合或碰击声。
40、[答山]dá shān
见“答訕”。
dā
1、[答应]dā ying
1.应声回答:喊了好几声,也没有人~。 2.应允;同意:他起初不肯,后来~了。
2、[答理]dā li
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多用于否定式):不爱~人。路上碰见了,谁也没有~谁。我叫了他两声,他没~我。也作搭理。
3、[滴答]dī dā
成滴地落下。
4、[答允]dā yǔn
应允;允许。
5、[答嘴]dā zuǐ
回答;应话。
6、[答腔]dā qiāng
同“搭腔”。
7、[答讪]dā shàn
见〖搭讪〗。
8、[羞答答]xiū dā dā
状态词。形容害羞:姑娘低着头,~的不说话。也说羞羞答答。
9、[爱答不理]ài dā bù lǐ
(~的)像是理睬又不理睬,形容对人冷淡、怠慢:别人跟她说话,她~的。
10、[讪答答地]shàn dā dā dì
见“訕搭搭地”。
近义词
dá
1、[应]yìng
1、[应]yīng
1.回答或随声相和。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3.顺合,适合。4.对待。
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2.回答。3.随,即。4.姓。
dā
1、[应]yìng
1、[应]yīng
1.回答或随声相和。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3.顺合,适合。4.对待。
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2.回答。3.随,即。4.姓。
反义词
dá
1、[问]wèn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事处。不懂就~。答非所~。 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好。~候。 3.审讯;追究:审~。~案。首恶必办,胁从不~。 4.管;干预:过~。不闻不~。 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两本书。 6.姓。
dā
1、[问]wèn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事处。不懂就~。答非所~。 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好。~候。 3.审讯;追究:审~。~案。首恶必办,胁从不~。 4.管;干预:过~。不闻不~。 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两本书。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