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拼音:hòu
释义:1.等候,等待。2.问候,问好。3.时节。4.中国古代按相应的物候现象将一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然沿用。5.情况。6.(Hòu)姓。
组词
时候 气候 问候 等候 伺候 侍候 候选 守候 候鸟 候选人 小时候 候车室 全天候 大气候 成气候 取保候审 季风气候 候鸟南飞 久候不至 积薪候燎 承颜候色 气候贫穷 伫候佳音拼音
hòu笔顺
丿 丨 丨 𠃍 一 丿 一 一 丿 ㇏左中窄右宽。左部竖画正直,两竖间距适中,右部横向笔画平行,疏密均匀;捺画舒展。
同音字
拼音为hòu的字 拼音为hou的字基础解释
1.等待:~车。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 2.问候;问好:致~。敬~起居。 3.时节:时~。气~。~鸟。 4.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 5.(~儿)情况:征~。火~。详细解释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同本义
矦,伺望也。——《说文》
矦,覗也。——《广雅·释诂三》
市有候馆。——《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
又如:候馆(用以瞭望的高楼);候楼(用以瞭望的楼);侯遮(侦探敌情);候徼(在国境线上巡察警戒);候车(侦察敌情的战车)
观测 。
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
等候
稚子候门。——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即候苗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候春发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移顺天府羁候。
又如:候时(等候时机);候对(等候帝王召对);候结(等候审判;结案);候补道(等候实缺的候补道员)
敬候
彼矦人兮。——《诗·曹风·候人》。传:“道路迎送宾客者。”
又如:候拜(迎候拜见);候人(周礼官名。掌管在路上迎送宾客等事);候驾(迎候帝王)
看望;问候 [visit;send one's respects to]
遣人候问。——《汉书·李广苏建传》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候札(问候的信札);候函(问候的信函);候省(探视问候);候敬(问候时敬赠的礼物)
预测;占验
梦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又如:候天(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候物(占验物候);候星(占验星象);候气(占验节气的变化)
服侍
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宋史》
诊察 。
如:候脉
〈方〉∶支付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 老舍《茶馆》
斥候,军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
如:候人(军中侦伺敌情者);候正(候奄。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候者(斥候);候长(斥候之长)
“堠”的古字。边境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土堡 。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馆(供了望用的小楼)
官吏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
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盗或迎宾的官员)
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
如: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急而修的道路)
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
如:候官(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
驿站,驿馆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后汉书》
又如: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候置(驿站)
古代计时单位。五天为一候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
引申为节候,时令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唐· 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症候
[马嗣明]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齐书》
时节 。
如:时候;气候;候鸟
征兆 。
如:症候;火候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候-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466.【候】
一守望,放哨。戰國策秦策四:“韓必爲關中之候,……而魏亦關內候矣。”
又指哨所。史記律書:“願且堅邊設候。”這種意義
又寫作“堠”。蘇軾荔枝歎詩:“五裏一候兵火催。”
引申爲伺候,偵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亦已使人候伺。”漢書霍光傳:“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斥候]哨所。史記李將軍列傳:“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
二問候。漢書霍光傳:“禹故長史任宣候問。”
三氣候。
按,古人以五日爲一候,三候爲一氣,六氣爲一時,四時爲一歲。氣和候都和寒暖有關。後來連稱爲“氣候”,也簡稱爲“候”,指時令的寒暖變化。謝靈運登池上樓詩:“衾枕昧節候。”杜甫雨詩:“白穀變氣候。”又秋行詩:“荊揚風土暖,肅肅候微霜。”
[時候]時令和氣候。梁簡文帝與劉孝綽書:“玉霜夜下,旅雁晨飛,想涼燠得宜,時候無爽。”李清照聲聲慢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四症候。陶弘景肘後方序:“其論諸病證候。”(證:通症。)
候 hòu
① 名五天为一候。《素问·藏象论》:“五日谓之~,三~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② 名征候;征兆。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洛阳盛衰,天下治乱之~也。” ③ 动守望。《赤壁之战》:“日遣逻吏于水次~望权军。” 又:哨所。《史记·律书》:“愿且坚边设~。” 又:窥伺;侦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亦已使人~伺。” ④ 动观测;测验。《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风地动仪。” ⑤ 动拜访;问候。《左忠毅公逸事》:“必躬造左公弟,~太公、太母起居。” ⑥ 动 等候。《采草药》:“即~苗成而未有花时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òu
1、[时候]shí hou
1.某事发生的时间。 2.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 3.季节;节候。 4.天气,气候。
2、[候车]hòu chē
等候乘车:~室。
3、[气候]qì hòu
1.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 2.比喻动向或情势:政治~。 3.比喻结果或成就:几个人瞎闹腾,成不了~。见〖成气候〗。
4、[问候]wèn hòu
问好。
5、[等候]děng hòu
等待(多用于具体的对象):~命令。~远方归来的亲人。
6、[候选]hòu xuǎn
清 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清 李渔《比目鱼·荣发》:“且喜乡、会两塲,俱已报捷,只是未曾补官,还在京师候选。”清 叶名澧《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及候选进士。”《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7、[天候]tiān hòu
天气、气候和某些天文现象的统称,包括阴晴、冷暖、干湿和月相、昼夜长短、四季更替等。
8、[守候]shǒu hòu
1.等待:他~着家乡的信息。 2.看护:护士日夜~着伤员。
9、[候鸟]hòu niǎo
随季节不同而定时迁徙的鸟类。春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越冬,第二年春再飞回原地的鸟,叫夏候鸟,如黄鹂、杜鹃等。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的鸟叫冬候鸟,如野鸭、鸿雁等。
10、[候审]hòu shěn
(原告方、被告方)等候审问:出庭~。
11、[候补]hòu bǔ
1.等候递补缺额。 2.正式人员以外的预备人员:~委员。
12、[静候]jìng hòu
安静地等候:~佳音。
13、[恭候]gōng hòu
恭敬地等候:~光临。我们已经~很久了。
14、[候诊]hòu zhěn
(病人)门诊时等候诊断治疗:~室。
15、[侍候]shì hòu
服侍:~父母。~病人。
16、[症候]zhèng hòu
zhèng hòu的又音。义同“症候zhèng hòu”。
17、[征候]zhēng hòu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病人已有好转的~。
18、[候场]hòu chǎng
等候上场(演出):演员按时到后台~。
19、[物候]wù hòu
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0、[听候]tīng hòu
等候(上级的决定):~调遣。~分配。~处理。
21、[迎候]yíng hòu
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到来的人):提前半小时到车站~。
22、[季候]jì hòu
季节:隆冬~。
23、[斥候]chì hòu
1.侦察(敌情)。 2.指进行侦察的士兵。
24、[候风]hòu fēng
观测风向。
25、[病候]bìng hòu
中医泛指疾病反映出来的各种症候。
26、[端候]duān hòu
专候。书信用语。谓特地写信问候。
27、[神候]shén hòu
神情;气宇。
28、[狙候]jū hòu
伏伺;觊觎。
29、[诇候]xiòng hòu
1.侦察;探询。 2.问候。
30、[远候]yuǎn hòu
远方之斥候。
31、[叶候]yè hòu
合乎节令。
32、[候徼]hòu jiǎo
伺察巡逻。
33、[宁候]níng hòu
安心等待。
34、[候气]hòu qì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
35、[候簿]hòu bù
天文观测记录簿。
36、[邀候]yāo hòu
元帝 叔父也。
37、[土候]tǔ hòu
亦作“土堠”。古代记里程的土堆。
38、[候星]hòu xīng
1.占验星象。 2.指观察星象。
39、[进候]jìn hòu
谓文件进呈听候审批。
40、[参候]cān hòu
1.观察验证。《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魏书·律历志上》:“然天道盈虚,岂曰必协,要须参候是非,乃可施用。” 2.谓问候尊长。《周书·尉迟迥传》:“大长公主年高多病,迥 往在京师,每退朝参候起居,忧悴形於容色。”宋 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