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
拼音:yǐng
释义:1.颍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东南流至安徽省注入淮河。2.姓。
组词
颍滨 颍川 颍谷 颍客 颍阳 柴颍 杭颍 箕颍 梁颍 颍滨翁 颍川集 颍谷封 颍上田 颍阳书 颍滨遗老 颍川四长拼音
yǐng笔顺
丿 乚 亅 ㇇ 丿 丶 一 丿 丨 𠃍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yǐng的字 拼音为ying的字基础解释
颍河,水名,在河南中部,向东南流入安徽的淮河。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顷声。本义:水名。颍河,淮河最大的支流)
同本义
颍,颍水,出颍州阳城乾山东入淮。——《说文》
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至安徽流入淮河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颍-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潁
颍-汉语大词典颍y?ng
〡ㄥˇ
〔《广韵》余顷切,上静,以。〕
亦作“泂”。
1.水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嵩山西南,东南流到商水县、纳沙河、贾鲁河,至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入淮河。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江汉,其浸颍湛。”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吕向注:“箕,山名;颍,水名。许由、巢父隐处。”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斸嵩开云扃,压颍抗风榭。”
2.古地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颍水以北。本为春秋时周邑,后属郑。
●秦时属颍川郡。
●晋时属许昌。
●《左传·昭公元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
杨伯峻注:“颍,本周邑,后属郑。”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玚〉》:“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
李善注:“《汉书》曰:汝南、颍川、许,皆魏分也。”
●《文选·曹冏〈六代论〉》:“迎帝西京,定都颍邑。”
李善注:“《汉书》:颍川郡有许县。”
3.姓。
●春秋郑有颍考叔。见《左传·隐公元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ǐng
1、[颍川]yǐng chuān
1.汉将灌夫的代称。 2.汉黄霸的代称。 3.汉荀淑家子弟的代称。 4.郡名。
2、[颍阳]yǐng yáng
颍水 之北。传说古高士 巢父、许由 隐居于此,后因以借指 巢 许。
3、[颍滨]yǐng bīn
见“潁滨翁”。
4、[伊颍]yī yǐng
伊水 与 颍水 的合称。位于 河南。亦指两水所流经的地区。颍水 源出 河南省 登封县 嵩山 西南,东南流,汇入 淮河。唐 韩愈《与崔群书》:“僕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於此,转困穷甚,思自放於 伊 潁 之上,当亦终得之。”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求数顷之田於 伊 潁 之上,以待餘年。”参见“伊水”。
5、[颍客]yǐng kè
相传 尧 让天下于 许由,由 不受而逃去。
6、[坡颍]pō yǐng
苏轼,号 东坡居士;苏辙,号 颍滨遗老。故以“坡潁”为他们兄弟俩的并称。
7、[梁颍]liáng yǐng
指 梁郡 与 颍川郡。《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沉稼湮 梁 潁,流民泝 荆 徐。”李周翰 注:“梁 潁,二郡名。”
8、[饮颍]yǐn yǐng
饮牛 颍水。谓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
9、[杭颍]háng yǐng
杭州 和 颍州 的并称。
10、[柴颍]chái yǐng
高柴 和 颍考叔 的并称。高柴,春秋 卫 人,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颍考叔,春秋 郑 人,庄公 赐食,留以侍母。二人均以笃孝著称。清 周亮工《书影》卷八:“汉 厈彰长 碑云:丧父事母,有 柴 潁 之行。”
11、[箕颍]jī yǐng
箕山 和 颍水。相传 尧 时,贤者 许由 曾隐居 箕山 之下,颍水 之阳。后因以“箕潁”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12、[颍上田]yǐng shàng tián
借指归隐之处。
13、[颍谷封]yǐng gǔ fēng
见“潁谷”。
14、[颍水洗耳]yǐng shuǐ xǐ ěr
相传尧访贤禅让天下,在箕山附近访得许由,尧让其治天下,许由以为是一种羞辱而不肯接受,遁耕于箕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