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
拼音:zhuī
释义:1.椎骨,构成人和高等动物脊柱的短骨.。
组词
脊椎 胸椎 腰椎 颈椎 椎骨 改锥 尾锥 脊椎骨 脊椎动物 顿足椎胸拼音
zhuī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左、右竖短,中间竖长。“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隹”横画均匀、平行,竖画正直,右竖对上点。
同音字
拼音为chuí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基础解释
椎 zhuī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椎骨。脊椎。颈椎。胸椎。尾椎。详细解释
椎 [zhuī]
〈名〉
椎骨
三椎下间主胸中热。——《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
又如:胸椎;腰椎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椎,木名。似栗而小。——《集韵》
〈名〉
(形声。从木,隹( zhuī)声。本义:槌子,敲击的器具)
捶击的工具。后亦为兵器
椎,所以击也。——《说文》
椎,棒椎也。——《广韵》
杼上终葵首。——《考工记·玉人》。疏:“终葵,椎也。”
又如:椎拍(用椎拍击);椎斧(椎和斧);椎凿(槌子和凿子);椎锻(锤子和打铁用的砧石);椎额(额头突出如椎);椎塘(臼)
椎髻。盘在头顶上的一种椎形高髻 。
如:椎髫(满族人留的发辫);椎结(将头发编束成锥形的髻);椎头(椎形发式)
〈动〉
用椎打击
椎,击也。——《说文》
五日一椎牛。——《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椎秦始皇博浪之中。——《后汉书·冯衍传》
又如:椎楚(杖刑);椎牛(击杀牛);椎坐(捶击坐具);椎秦(椎击秦皇)
泛指重力撞击 。
如:椎冰(砸冰);椎破(击破;砸破);椎胸跌足(椎胸顿足)
杀 。
如:椎埋(杀人而加以掩埋);椎埋穿掘(杀人埋尸,发冢盗墓)
〈形〉
朴实 。
如:椎拙(质朴无文。不加修饰);椎轮(无辐的车轮。比喻事物的创始)
迟钝 。
如:椎鲁(愚昧落后;愚钝);椎钝(愚钝);椎愚(愚笨)
另见 zhu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椎-中華語文大辭典椎1ㄓㄨㄟzhuī椎骨,構成脊柱的一節節短骨。[例]脊~|頸~|胸~|腰~。椎2ㄔㄨㄟˊchuí1.敲打東西的器具。[例]木~|鐵~。2.搥打;敲擊。[例]~殺。
椎 -古漢語常用詞典chuí
①槌子,敲擊的器具。《訂鬼》:“若見鬼把~鎖繩纆,立守其旁。”【又】用槌打。《信陵君竊符救趙》:“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殺晉鄙。”②“椎形”的。《核舟記》:“居右者~髻仰面。”③樸實。《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其~少文如此。”
【椎髻】如椎形的發髻。
【椎魯】魯鈍。
【椎埋】1.殺人埋屍。2.盜墓。
【椎剽】殺人劫財。
【椎心泣血】形容極度悲痛。李商隱《祭裴氏姨文》:“~,孰知所訴。”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uī
1、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接龙
组词
zhuī
1、[颈椎]jǐng zhuī
颈部的椎骨,共有7块,较小的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的构造与其他颈椎不同,分别称为寰椎和枢椎。
2、[腰椎]yāo zhuī
人和脊椎动物腰部的脊椎骨。人的腰椎共5块。
3、[脊椎]jǐ zhuī
1.脊柱:~动物。 2.椎骨。
4、[椎体]zhuī tǐ
脊椎的主体。
5、[胸椎]xiōng zhuī
胸部的椎骨,共有12块,较颈椎大。
6、[椎骨]zhuī gǔ
构成脊柱的短骨,中间有个孔,叫椎孔,脊髓从中穿过。根据所处部位,依次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除第一、二颈椎外,每两椎骨中间有一椎间盘。通称脊椎骨。
7、[枢椎]shū zhuī
枢椎的枢,是转轴的意思。
8、[椎剥]zhuī bāo
谓残酷搜刮。
9、[椎敚]zhuī duó
见“椎夺”。
10、[椎拙]zhuī zhuō
质朴无文。谓不加修饰。
11、[椎搨]zhuī tà
亦作“椎榻”。将纸覆于金石器物,铺毡捶击,以摹印其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
12、[炉椎]lú zhuī
见“鑪捶”。
13、[椎悍]zhuī hàn
朴钝粗野。
14、[椎讷]zhuī nè
朴钝而不善言辞。
15、[椎牛]zhuī niú
1.谓击杀牛。 2.见“椎牛恨”。
16、[椎鄙]zhuī bǐ
朴钝粗俗。
17、[椎野]zhuī yě
粗俗鄙野。
18、[椎秦]zhuī qín
椎击 秦皇。
19、[椎钝]zhuī dùn
朴钝;愚钝。
20、[椎储]zhuī chǔ
拙于言辞。
21、[椎锋]zhuī fēng
冲击敌人前锋。《新唐书·段志玄传》:“高祖 兴,以千人从,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下 霍邑、絳郡,攻 永丰仓,椎锋最。”《资治通鉴·汉景帝三年》:“吴王 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年少,椎锋可耳,安知大虑!’”
22、[椎朴]zhuī pǔ
1.见“椎朴”。 2.亦作“椎朴”。笨拙,笨重。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二:“今之民间輜车,重大椎朴,以牛挽之,日不能三十里。少蒙雨雪,则跬步不能进,故俗谓之太平车。” 3.朴实。明 唐顺之《赠宜兴令冯少虚序》:“其俗椎朴而尚亲,重於去田亩而怯於犯法。”清 黄宗羲《天岳禅师七十寿序》:“震旦 诸师,欲抚中下之资,不得不言椎朴少文无害於道。”《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望圣慈垂省,凡内侍之处大内及 睿圣宫 者,并选择纯实谨愿椎朴之人,勿任以事,惟令掌门阑,备扫除而已。”
23、[椎布]zhuī bù
椎髻布衣。《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梁鸿 择 孟光 而娉,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 鸿 不答,孟光 讯因,知 梁鸿 有志遁隐,不喜 孟光 傅粉墨。孟光 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为女子服饰简朴之典。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一日,媪独居,忽有美人来,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朴,光华照人。”清 方文《赠马婿永公》诗:“敢以羊车迎 卫 玠,且将椎布配 梁鸿。”
24、[椎模]zhuī mó
是一种印模构造。
25、[椎奴]zhuī nú
挽着椎髻的奴仆。
26、[轮椎]lún zhuī
大椎。敲击用的器具。
27、[金椎]jīn zhuī
铁铸的捶击具。
28、[椎琴]zhuī qín
把琴击破。
29、[楗椎]jiàn zhuī
见“楗槌”。
30、[椎斧]zhuī fǔ
椎和斧。亦借指古代仪仗队中持椎斧的人。
31、[回椎]huí zhuī
回击,反攻。
32、[椎塘]zhuī táng
指臼。
33、[白椎]bái zhuī
1.亦作“白槌”。佛教仪式。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 2.借指出家。
34、[椎头]zhuī tóu
椎发。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式。
35、[椎碎]zhuī suì
击碎。
36、[五椎]wǔ zhuī
五椎即第五胸椎,针灸学中为取穴标志之一,其下为神道穴,旁开1.5寸为心俞穴。
37、[椎斲]zhuī zhuó
犹敲榨。
38、[椎名]zhuī míng
日本常用姓名之一,像椎名林檎。
39、[犀椎]xī zhuī
见“犀槌”。
40、[椎拓]zhuī tuò
同“椎搨”。清 龚自珍《辨仙行》:“大篆古文上帝珍,帝命勒之天上珉,椎拓万本赐解人。”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关于石刻事,王冶秋 兄亦已有信来,日内拟即汇三十元去,托其雇工椎拓。”
chuí
1、[椎轮]chuí lún
1.原始的无辐车轮。亦以指栈车。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轮之质?”吕向 注:“椎轮,古栈车。”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夫 汉 儒以训詁专门,宋 儒以义理相尚。似 汉 学粗而 宋 学精,然不明训詁,义理何自而知。概用詆排,视犹土苴,未免既成大輅,追斥椎轮;得济迷川,遽焚宝筏。”严复《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 2.比喻事物草创。唐 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盖是境也,实 柳守 滥觴之,颜公 椎轮之,杨君 繢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清 钱谦益《<草堂诗笺>元本序》:“今年 长孺 以定本见眎,亟请鋟梓,仍以椎轮归功於余。”
2、[椎鲁]chuí lǔ
愚钝,鲁钝。
3、[铁椎]tiě chuí
即铁锤。
4、[椎鼓]chuí gǔ
击鼓。
5、[椎杀]chuí shā
击杀。
6、[椎心泣血]chuí xīn qì xuè
捶打胸膛,哭得眼中出血。形容极度悲痛。唐李商隐《祭裴氏姨文》:“椎心泣血,孰知所诉。”
7、[椎埋狗窃]chuí mái gǒu qiè
指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8、[椎肤剥体]chuí fū bō tǐ
形容残酷搜刮。同“椎肤剥髓”。
9、[椎锋陷阵]chuí fēng xiàn zhèn
犹冲锋陷阵。
10、[椎天抢地]chuí tiān qiǎng dì
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11、[椎膺顿足]chuí yīng dùn zú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同“椎胸顿足”。
12、[椎牛歃血]chuí niú shà xuè
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13、[剥肤椎髓]bō fū chuí suǐ
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14、[十指如椎]shí zhǐ rú chuí
形容手指粗笨不纤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