頖
拼音:pàn
释义:1.颁布;分判。一说为半。参见“頖宫”。2.分别,离别。参见“頖國”。3.頖宫的省称。
组词
頖水 頖宫 頖国拼音
pàn笔顺
丶 丿 一 一 丿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pàn的字 拼音为pan的字基础解释
1.〔~宫〕又作“泮宫”,中国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如“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宫。” 2.涣散。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頖-中華語文大辭典頖ㄆㄢˋpàn參見【頖宮】。
頖-漢語大字典頖
pàn 《廣韻》普半切,去换滂。
(1)〔頖宫〕也作“泮宫”。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学宫。后也泛指地方官府所设的学宫。也单用作“頖”。《集韻·换韻》:“泮,《説文》:‘諸侯鄉射之宫,西南為水,東北為牆。’或作頖。”《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癰,諸侯曰頖宫。”鄭玄注:“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教也。”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諸儒作詩,思繼頖水。”清歸莊《博士張先生陞任送行詩序》:“今先生在頖者六年,樂育之澤深矣!”
(2)涣散。《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六分》:“主失立(位)則國芒(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胃(謂)頖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àn
1、[頖宫]pàn gōng
1.西周诸侯所设的学宫。 2.泛指学宫。
2、[頖水]pàn shuǐ
借指学宫。
3、[頖国]pàn guó
离散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