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
拼音:xiǎng
释义:1.回声。2.泛指声音。3.指开口答话。4.发出声音。5.谓使发出声音。6.形容声音洪亮。7.指(说话)有影响或声名远扬。8.犹音讯。9.犹遗音。10.方言。清楚。11.用同“嚮”。趋向;向着。参见“響慕”。12.量词。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
拼音
xiǎng笔顺
𠃋 𠃋 丿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丶 ㇌ 丨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xiǎ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见“响”。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響-中華語文大辭典響响ㄒ丨ㄤˇxiǎnɡ1.回聲。[例]反~︱~應︱空谷傳~。2.泛指聲音。[例]聲~︱絕~︱~徹雲霄。3.發出聲音。[例]手機~了︱一聲不~︱鼓不打不~。4.使發出響聲。[例]~鈴了︱消防車一路~著警笛。5.聲音大;洪亮。[例]~亮︱~雷︱這串鞭炮真~。
響-中華大字典1、響讀音:許兩切,音享,養韻。釋文:
❶聲也。見《說文》。
〔注〕:鍇曰。聲之外曰~。~猶怳也。怳怳然浮也。訌訌然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猶香也。虛之謂也。~之附聲。如影之箸形。故於文、音鄕爲~。鄕、猶向也。仿也。鄕亦~之聲也。
❷應聲也。見《玉篇》。
❸方~。樂名。《杜陽襍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
❹通鄕。《漢書天文志》:猶景之象形。鄕之應聲。
〔注〕:鄕讀曰~。
❺通饗。《漢書禮樂志》:五音六律。依韋饗昭。
〔注〕:饗讀曰~。
❻通嚮。《易繫辭》:其受命也如嚮。《釋文》:嚮、本作~。
❼通薌。《漢書揚雄傳》:薌呹肸以掍根兮。
〔注〕:薌讀與~同。
❽通蠁。《文選揚雄賦》:蠁曶如神。
〔注〕:蠁、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