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拼音:jì
释义:1.连续,接着。2.〈书〉继而。3.(Jì)姓。
组词
继续 继而 继承 继父 继母 继任 继室 继位 继承人 继承权 继电器 继子女 继承法 中继线 中继站 继续教育 难以为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夜以继日 继往开来 存亡继绝 焚膏继晷 比肩继踵拼音
jì笔顺
𠃋 𠃋 ㇀ 丶 丿 一 丨 丿 丶 ㇄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继续;接续:~任。相~。中~线。前赴后~。 2.继而:初感头晕,~又吐泻。 3.姓。详细解释
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继,续也。——《说文》
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易·象传》。注:“谓不绝也。”
折琼枝以继佩。——《楚辞·离骚》
齐人未尝赂 秦,终继五国迁灭。—— 宋· 苏洵《六国论》
先后相继。——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学即继以问。——清· 刘开《问说》
又如:继继(前后相继,接续不断);继踪(继续前人所做的事);继踵(步履前后相接。指相传不绝);继志(继续前辈的志意)
继承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柳宗元《封建论》
继吾志事。——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九族无可继。——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继世(儿继承父的地位);继轨(承继祖业);继体(继承王位);继绪(继承祖业;传祚无穷)
接济 。
如:继褰(接济缩减)
通过正式合法手续,将别人孩子自愿地代替或作为自己的孩子 。
如:继子
随后;跟着
宾继主君。——《周礼·司仪》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又如:继而
通“系”。挂,拴缚;系念
言“以”者,见行遂意也。见继重在遂。——《公羊传·宣公元年》何休注
又如:继念(系念);继绊(系绊,束缚牵制);继缠(系缠,纠缠)
子孙后代
有无肠之国无继子。——《山海经·大荒北经》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
后援
围之不继。——《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继继-汉语大词典继继相续不绝。
●唐韩愈《太原郡郡公王公神道碑》:“王氏周胄,官封继继。”
●宋沈遘《溪洞鹤州知州向守兴可银酒监武余如故敕》:“忠劳乡顺,继继不怠,朕甚嘉之。”
●《宣和遗事》前集:“茫茫往古,继继来今。”
同:繼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
1、[继续]jì xù
(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不停。~工作。大雨~了三昼夜。
2、[继承]jì chéng
1.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权。~人。 2.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优良传统。~文化遗产。 3.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先烈的遗业。
3、[相继]xiāng jì
一个跟着一个:大家~发言。
4、[继任]jì rèn
接替前任职务。
5、[继母]jì mǔ
男子已有子女后续娶,续娶的妻子是他原有的子女的继母。
6、[前赴后继]qián fù hòu jì
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
7、[继而]jì ér
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人们先是一惊,~哄堂大笑。先是领唱的一个人唱,~全体跟着一起唱。
8、[中继]zhōng jì
处在两条线路之间,把两条线路连接起来的。
9、[继位]jì wèi
继承皇位或王位:~典礼。
10、[后继]hòu jì
后面继续跟上来;后来接续前头(的):~有人。前赴~。
11、[承继]chéng jì
1.给没有儿子的伯父叔父等做儿子。 2.把兄弟等的儿子收做自己的儿子。 3.继承:~遗产。
12、[过继]guò jì
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兄弟、堂兄弟或亲戚做儿子;没有儿子的人以兄弟、堂兄弟或亲戚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
13、[继女]jì nǚ
丈夫与前妻或妻子与前夫所生之女。
14、[继武]jì wǔ
两人走路时足迹相连。比喻继续前人的事业。武:半步。
15、[继室]jì shì
继配。
16、[继起]jì qǐ
继续兴起。
17、[继嗣]jì sì
1.过继。 2.继承者。
18、[继配]jì pèi
指在元配死后续娶的妻子。也叫继室。
19、[继卿]jì qīng
世卿,世代承袭的卿大夫。《汉书·刘向传》“是后 尹氏 世卿而专恣”唐 颜师古 注:“《春秋公羊经·隐公三年》:‘夏四月,尹氏 卒。’传曰:‘尹氏 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 尹氏 何?贬也。曷为贬?讥继卿。继卿,非礼也。’”按,今《公羊传·隐公三年》作“讥世卿,世卿非礼也。”
20、[继轸]jì zhěn
犹继轨。
21、[继娘]jì niáng
指在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也叫继室。
22、[传继]chuán jì
继承。《礼记·学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唐 孔颖达 疏:“如今人传继 周 孔 是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下·董安于》:“功之受赏也,可传继之道也。”
23、[缵继]zuǎn jì
继承。
24、[继宗]jì zōng
指宗族后代。明 张居正《杂著》:“使 始皇 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积至数十年,继宗世族,芟夷已尽,老师宿儒,闻见悉去……即有 刘 项 百辈,何能为哉?”
25、[殊继]shū jì
谓继位方式不同。
26、[一继]yī jì
犹言一个接一个。继,相次。
27、[继美]jì měi
承继前人之美德。
28、[继代]jì dài
犹继世。
29、[继烛]jì zhú
一支接一支地点燃蜡烛。
30、[继赓]jì gēng
继续。
31、[继世]jì shì
继承先世。《孟子·万章上》:“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 桀 紂 者也,故 益、伊尹、周公 不有天下。”唐 柳宗元《封建论》:“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宋 曾巩《韩琦制》:“昔 三代 遭变,继世之初,干戈警备,陈及门廷,书之史官,以为后法。”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九日》:“西洋立嗣之法,传子而外,或立义子,或立戚党,名为继世,实早易姓。”
32、[继昼]jì zhòu
谓昼不足而继之以夜。《旧唐书·睿宗纪》:“上观乐於 安福门,以烛继昼,经日乃止。”《宋史·丁谓传》:“谓 令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
33、[匡继]kuāng jì
谓匡扶时局,以延续统治。
34、[继好]jì hǎo
继续和好。多指两国之间的关系。《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良 即为草曰:‘寡君遣掾 马良 通聘继好。’”唐 皇甫曾《送汤中丞和蕃》诗:“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35、[连继]lián jì
接连,继续。
36、[继轨]jì guǐ
谓接继前人之轨迹。
37、[继念]jì niàn
系念。
38、[收继]shōu jì
元 代风俗,兄死由弟娶嫂,谓之收继。
39、[继迹]jì jì
1.继续前人踪迹。 2.犹继踵。
40、[继路]jì lù
不绝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