鞈
拼音:gé
释义:1.古代革制的胸甲。2.坚固貌。
组词
鞈革 靺鞈 鞈匝 鞅鞈拼音
gé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丿 ㇏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gé的字 拼音为ge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用皮革制的扩胸甲。2.坚硬。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鞈-汉语大词典鞈(I)ge
ㄍㄜˊ
〔《广韵》古沓切,入合,见。〕
〔《广韵》古洽切,入洽,见。〕
1.古代革制的胸甲。
2.坚固貌。
●《荀子·议兵》:“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
杨倞注:“鞈,坚貌……《史记》作‘坚如金石’。”
鞈(II)ta
ㄊㄚˋ
〔《集韵》托合切,入合,透。〕
鼓声。
●《淮南子·兵略训》:“善用兵若声之与响,若镗之与鞈。”
高诱注:“鞈,鼓鞞声。”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金鼓迭起,铿枪闛鞈,洞心骇耳。”
颜师古注:“闛鞈,鼓音也。”
1、鞈讀音:達合切,音沓,託合切,音錔,渴合切,音㧁,克盍切,音榼,合韻。釋文:
❶䶀古文。見《說文鼓部》。
〔按大徐本。~从古文龽。玉篇、龍龕手鑑、鼓部䶀下無~。廣韻、~不同䶀。韻會擧要入聲十五鞳下云。或作䶀。不云同~。惟集韻二十七合云。䶀、古作~。類篇鼓部䶀重文作~。段玉裁說。革部有~字別爲訓。後人誤移此增彼也〕。
❷通掇。《文選司馬相如賦》:鏗鎗闛~。洞心駭耳。
〔注〕:善曰。闛~、鼓音也。字書曰。掇、鼓聲。掇與~、古字通。~音榻。
❸通鞳。《漢書司馬相如傳》:鏗鎗闛~。〔韻會舉要引作鏗鏘闛鞳。史記作鏗鏘鐺~〕。
2、鞈讀音:訖洽切,音夾,洽韻。葛合切,音閤,合韻。釋文:
❶防汗也。見《說文》。
〔注〕:鍇曰。猶今胡人扞刧也。按廣雅釋器曰。防汗謂之~。疏證。太平御覽引東觀漢記云。和帝賜桓郁馬二匹。幷鞌勒防汗。初學記。障汗、亦曰弇汗。王筠云。障泥。蓋亦卽此。似卽韉也〕。
❷橐也。以防捍也。見《玉篇》。
〔按集韻二十七合葛合切云。橐也。一曰捍防也。管子小匡篇。輕重入蘭盾~革二戟。注云。~革、重革。當心著之。可以禦矢〕。
❸兵器也。見《龍龕手鑑》引《玉篇》。
❹堅貌。《荀子議兵》:楚人鮫革犀兕。以甲~如金石。
3、鞈讀音:悉合切,音颯,合韻。釋文:靸或字。《集韻》:靸。小兒履。或作~。
4、䩡讀音:訖洽切,音夾,洽韻。釋文:鞮~沙也。見《說文》。《段注》:謂~鞮之名~沙者也。
〔按朱駿聲云。鞾之缺前壅者〕。
5、䩡讀音:葛合切,音閤,合韻。釋文:鞈或字。《集韻》:鞈。槖也。或从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é
1、[靺鞈]mò gé
亦作“靺韐”。赤色皮蔽膝。
2、[鞅鞈]yāng gé
以绣革制成的甲。
3、[鞈匝]gé zā
围绕貌。
4、[鞈革]gé gé
古代用皮革制的胸甲。
5、[鞺鞈]tāng gé
钟鼓声。借指作战(进攻和防御)。
tà
1、[闛鞈]tāng tà
1.亦作“闛鞳”。钟鼓声。 2.引申为形容文辞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