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拼音:jī
释义:1.古代对妇女的美称。2.古代称妾。3.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4.(Jī)姓。
组词
姬伯 姬公 姬国 姬汉 姬化 姬姜 姬孔 姬刘 姬吕 姬家山 姬明明 弓腰姬 杨柳姬 班姬扇 姬侍类偶 霸王别姬 楚岫瑶姬 活玉依姬 越女齐姬 班姬辞辇 程姬之疾 大姬遗风 朱姬大仙拼音
jī笔顺
𡿨 丿 一 一 丨 丨 𠃍 一 丨 ㇄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2.古代称妾:侍~。~妾。 3.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歌~。 4.姓。详细解释
(形声。本义: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
水名。相传为黄帝所居
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国语·晋语》
黄帝的姓
黄帝君 姬水,以为姓。——《说文》
昔少典,取于有峤氏,生 黄帝炎帝, 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成而异德,故 黄帝为姬, 炎帝为姜。——《国语·晋语》。按,轩辕子二十五人,惟 青阳与 仓林氏得姓姬。
尧立 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史记·三代世表》。按,姬姜为古大姓,姬本 黄帝裔,故 尧赐姓姬也。
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又如:姬国(姬姓之国。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
古代称帝王的妾
毋曰薄姬。——《汉书·文帝纪》。注:“内宫也。”
王姬、 徐姬、 蔡姬。——《史记·齐世家》。索隐:“众妾之总称。此名之不正者。”
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侍姬;姬人(妾);姬侍(侍妾);姬妾(妾);姬媵(妾);姬仆(家妓;婢妾)
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
妖姬静女。——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又如:艳姬;仙姬
歌女 。
如:歌姬;一代名姬
美女的代称
于是庄王弃其 秦姬 越女,罢钟鼓之乐。——《吴越春秋》
周朝的代称。周人为姬姓,故以之相代
姬汉旧邦。——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姬周(周朝);姬汉(周朝和汉朝);姬刘(周朝和汉朝);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泛指美女)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姬-中華語文大辭典姬姬ㄐ丨jī1.古代對婦女的美稱。[例]虞~|霸王別~。2.古代對妾的通稱。[例]侍~|~妾|愛~|寵~。3.古代對以表演歌舞為業的女子的稱呼。[例]歌舞~。4.姓。
姬-漢語大字典姬
《説文》:“姬,黄帝居姬水,以為姓。从女,ণިr。”
(一)jī 《廣韻》居之切,平之見。之部。
(1)姓。相传为黄帝之姓。周人之祖后稷亦为姬姓。《説文·女部》:“姬,黄帝居姬水,以為姓。”朱駿聲通訓定聲:“按:軒轅子二十五人,惟青陽與倉林氏得姓姬。《史記·三代世表》:‘堯立后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按:姬、姜為古大姓,稷本黄帝裔,故堯賜姓姬也。”《白虎通·姓名》:“姬,姓也。”
(2)妇女的美称。《古今韻會舉要·支韻》:“姬,婦人美稱也。”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四:“女子美者稱姬,猶男子賢者稱君子矣。”《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孔穎達疏:“姬者,以黄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後,子孫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為婦人之美稱。”宋潘閬《酒泉子》:“吴姬箇箇是神仙,競泛欄船。”《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曾聞湘子將花染,又見仙姬會返枝。”
(3)妾。《集韻·之韻》:“姬,妾稱。”《史記·秦始皇本紀》:“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吕不韋姬,悦而取之。”唐白居易《讀史》:“掇蜂殺愛子,掩鼻戮寵姬。”《紅樓夢》第十一回:“尤氏率同衆姬妾并家人媳婦們送出來。”
(4)歌女。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他少甚麽温香軟玉,舞女歌姬。”《紅樓夢》第五回:“那寶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
(5)根本;根基。《廣雅·釋言》:“姬,基也。”《史記·三代世表》:“姬者,本也。”
(6)通“居(jū)”。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姬,叚借為居。”《列子·黄帝》:“姬,將告汝所學於夫子者矣。”張湛注:“姬,音居,居也。”
(7)语气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其”。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姬,助語之辭……按:與用其同。”《禮記·郊特牲》“二日伐鼓何居”漢鄭玄注:“居讀為姬,語之助也。”孔穎達疏:“二日伐鼓何姬?姬是語助之辭也。”
(二)yí 《廣韻》與之切,平之以。
君王之妻的别称。也指父亲的妾。《廣韻·之韻》:“姬,王妻别名。本又音基。”《漢書·文帝紀》:“母曰薄姬。”顔師古注引如淳曰:“姬音怡。”王先謙補注引錢大昭曰:“六朝人稱妾母為姨,即此意;但不知姬有怡音,因變文為姬,此俗間之謬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
1、[妖姬]yāo jī
美女。多指妖艳的侍女、婢妾。
2、[舞姬]wǔ jī
日本语,古代泛指跳舞为业之人。不同于舞女和艺伎(注意非妓),是懂得上层社会的礼仪,跳艺术与礼仪之舞的优雅高贵的表演者。
3、[宠姬]chǒng jī
受宠爱的姬妾。
4、[丽姬]lì jī
古美人名。后亦泛指美人。《穀梁传·僖公十年》:“晋献公 伐 虢,得 丽姬。”《庄子·齐物论》:“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陆德明 释文:“丽姬,晋献公 之嬖,以为夫人。”唐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邹颠 蓐髮輭,丽姬 眉黛浓。”
5、[贵姬]guì jī
女官名。南朝 宋明帝 始置,位仅次于皇后。《宋书·后妃传序》:“﹝ 明帝 泰始 ﹞三年,又省贵人,置贵姬,以备三夫人之数。”
6、[竹姬]zhú jī
即竹夫人。
7、[诸姬]zhū jī
1.指同是 姬 姓的女子。《诗·邶风·泉水》:“孌彼诸 姬,聊与之谋。”毛 传:“诸 姬,同姓之女。” 2.众 姬 姓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汉 阳诸 姬,楚 实尽之。”杜预 注:“姬 姓之国在 汉 北者,楚 尽灭之。”《国语·郑语》:“若 周 衰,诸 姬 其孰兴?”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暨乎 战国,诸 姬 微矣。” 3.众女伎。清 张岱《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得一讚语,輒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颇极劳顿。”清 捧花生《画舫馀谭》卷一:“招朋好八九人,集 藿甘园,观诸姬奏伎。”
8、[姬汉]jī hàn
1.周朝和汉朝。 2.借指汉族建立的国家。
9、[从姬]cóng jī
侍妾。
10、[荆姬]jīng jī
指 楚 地的美女。亦用以喻名花。
11、[姬孔]jī kǒng
周公姬旦 与 孔子 的并称。
12、[姬侍]jī shì
侍妾。
13、[姬易]jī yì
即《周易》。
14、[大姬]dà jī
周武王 长女。周 为 姬 姓,古时女子以姓行,大者,尊之之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公,而封诸 陈,以备三恪。”杜预 注:“元女,武王 之长女。”
15、[姬姒]jī sì
1.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太姒。 2.谓周和夏。
16、[琼姬]qióng jī
1.传说芙蓉城中仙女名。借指美女。 2.指青女。主霜雪之神。 3.传说中春秋吴王夫差女名。
17、[姬刘]jī liú
周 朝和 汉 朝。
18、[齐姬]qí jī
齐 地所出的美女。
19、[姬吕]jī lǚ
周公 姬旦 和 吕尚 的并称。喻贤能的辅弼之臣。
20、[孔姬]kǒng jī
孔子 和 姬旦(周公旦)的并称。
21、[卢姬]lú jī
见“卢女”。
22、[姬伯]jī bó
即 周文王 姬昌。
23、[蚕姬]cán jī
蚕的别称。
24、[族姬]zú jī
宋 政和 间对县主的改称。
25、[姬周]jī zhōu
周 朝。
26、[宫姬]gōng jī
泛称皇宫中的女官。
27、[天姬]tiān jī
指公主。
28、[孋姬]lí jī
即 骊姬。
29、[姬化]jī huà
谓 周文王 姬昌 的德化。
30、[姬妾]jī qiè
妾。《东观汉记·下邳惠王衍传》:“下邳王 被病沉滞之疾,昏乱不明,家用不寧。姬妾嫡庶,诸子分争。”《后汉书·陈敬王羡传》:“夫人姬妾多为 丹陵 兵 乌桓 所略云。”《红楼梦》第二回:“﹝ 林如海 ﹞虽有几房姬妾,奈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舍亲是在 上海 做买办的,多了几个钱,多讨了几房姬妾。”
31、[姬媵]jī yìng
妾。《北史·僭伪附庸传·萧詧》:“一幸姬媵,病卧累旬。”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瓌 三品,合置姬媵。”《宣和遗事》前集:“时道士有俸……皆外蓄妻子,置姬媵。”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将搂之乎》:“四海寻姬媵,三齐 谁舅甥。”
32、[曼姬]màn jī
美人;美女。
33、[遗姬]yí jī
被遗弃的姬妾。
34、[毛姬]máo jī
即 毛女。
35、[嬖姬]bì jī
受宠爱的姬妾。
36、[贞姬]zhēn jī
春秋 楚 白公胜 之妻。后亦泛称贞节女子。
37、[姬仆]jī pú
家妓;婢妾。
38、[姬人]jī rén
妾。《燕丹子》卷下:“﹝ 秦王 ﹞召姬人鼓琴。”南朝 梁 王僧孺 有《为姬人自伤》、《何生姬人有怨》诗。见《玉台新咏》卷六。唐 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 姬人 樊素,善歌;妓人 小蛮,善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余屡娶姬人,无能诗者。”
39、[矶姬]jī jī
日本民间传说里一种类似人鱼的妖怪,她的下半身是鱼形,很像人鱼,但脸部却有很大的不同,类似于西方童话中美人鱼。
40、[家姬]jiā jī
私家蓄养的歌伎舞女或侍妾。宋 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后有女奴,云鬟翠饰侍立,自然富贵风韵,乃 晋卿 之家姬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李邴 少日作《汉宫春》,膾炙人口。时 王黼 为首相,忽招至东阁,开宴,延之上坐。出家姬数十人,皆絶色。酒半,羣唱是词侑觴,大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