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
拼音:niáng
释义:1.亦作“嬢”。母亲。
组词
真孃 花孃 孃子 前孃 泰孃 雁孃 耶孃 拾菜孃 马头孃 真孃墓 阿耶孃拼音
niáng笔顺
𡿨 丿 一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niáng的字 拼音为niang的字基础解释
同“娘”。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孃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孃孃ㄋㄧㄤˊ ㄋㄧㄤˊniáng niáng稱謂。一種對母親的稱呼。《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漢將王陵變》:「儻若一朝拜金闕,莫忘孃孃哺乳恩。」
孃-中華語文大辭典孃娘ㄋ丨ㄤˊniánɡ稱謂。稱母親。[例]爹~︱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iáng
1、[姨孃]yí niáng
见“姨娘”。
2、[孃子]niáng zǐ
1.称母亲。宋 司马光《书仪》卷一:“古人谓父为阿郎,谓母为孃子。” 2.称嫔妃。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 唐 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谓后为圣人,嬪妃为孃子。”
3、[鸦孃]yā niáng
巫女。
4、[真孃]zhēn niáng
见“真娘”。
5、[雁孃]yàn niáng
膏神名。
6、[泰孃]tài niáng
见“泰娘”。
7、[爷孃]yé niáng
亦作“爷娘”。父母。古乐府《木兰诗》:“旦辞爷孃去,暮宿 黄河 边。”《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爷娘底处认坟墓,姊妹何乡寻骨肉?”潘漠华《生命上深刻的一痕》诗:“我不忍写,莫有爷娘,也莫有名义上的丈夫。”
8、[花孃]huā niáng
见“花娘”。
9、[阿孃]ā niáng
母亲。《隋书·房陵王勇传》:“勇 昔从 南兖州 来,语 卫王 曰:‘阿孃不与我一好妇女,亦是可恨。’”唐 寒山《诗》之二四三:“阿爷恶见伊,阿孃嫌不悦。”金 元好问《姨母陇西君讳日作》诗之一:“竹马青衫小小郎,阿姨怀袖阿孃香。”
10、[前孃]qián niáng
亦作“前娘”。男子先后娶妻,其前妻为其子女的前娘。明 叶盛《水东日记·山歌》:“爷娶晚妻爷心喜,前孃儿女好孤恓。”清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引《串戏梆子腔》:“吾丈夫 刘汉卿,前娘所养。叔叔 汉相,后娘所生。”
11、[马头孃]mǎ tóu niáng
见“马头娘”。
12、[拾菜孃]shí cài niáng
词牌名。即《瑞鷓鸪》。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13、[阿耶孃]ā yé niáng
父母亲。《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旷大刼来有何罪,如今孤负阿耶孃,虽得人身有富贵,父南子北各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