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
拼音:yú
释义:1.车厢;车。2.轿子。3.喻指地。4.众多;众人的。
组词
舆论 舆情 堪舆 舆图 权舆 銮舆 金舆 肩舆 接舆 舆地拼音
yú笔顺
丿 丨 一 一 一 𠃋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1.车:~马。舍~登舟。 2.车上可以载人载物的部分。 3.指轿:肩~。彩~。 4.地:~地。~图。 5.众多;众人的:~论。~情。详细解释
(形声。从车,舁( yú)声。本义:车厢)
同本义
舆,车舆也。——《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
舆人为车。——《考工记》
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潜夫论》
车辆,尤指马车
困于金舆。——《易·困》
今乘舆已驾矣。——《孟子》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老子》
又如:舆士(车夫);舆服(车子和衣冠的总称);舆几(车子与几案);舆马(车马);舆轮(车轮);舆骑(车骑);舆帅(主管兵车的官吏);舆薪(车子、柴木等大东西。喻指显而易见的东西)
轿子 。
如:肩舆;彩舆;舆士(轿夫);舆夫(轿夫)
贱官,仆役 。
如:舆隶(贱役,奴仆);舆皂(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用以泛称贱役;贱吏)
古地名 。汉置,属临淮郡,东汉改属广陵郡,南朝宋并入江都县。故城在今江苏省江都县西
大众
舆,多也。——《广雅》
皂臣舆。——《左传·昭公七年》。服注:“众也。”
又如:舆情不洽(众人反映不好);舆议咸冤(众人都认为冤枉);舆望(众望)
通“舁”。共同抬[东西]
遂舆机而往。——《礼记·曾子问》
舆豭从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又如:舆机(置尸于机上抬之。机,抬尸之床。用指出殡)
运载 。
如:舆粮(运载粮食)
指载柩车 。
如:舆榇(用车拉着棺材。表示有罪当死或就死之意);舆尸(以车运尸);舆棺(载棺以随,以示决死)
乘坐
舆轿而隃岭。——《汉书·严助传》
〈名〉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舆舆-汉语大词典舆舆即车舆。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赵仲让》:“不乘舆舆,径至高唐。”
参见“车舆”。
同: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ú
1、[舆论]yú lùn
公众的言论:社会~。国际~。~哗然。
2、[舆情]yú qíng
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体察~。~激昂。
3、[堪舆]kān yú
风水。舆(yú)。
4、[舆图]yú tú
地图(一般指疆域图)。
5、[銮舆]luán yú
皇帝的车驾。
6、[乘舆]shèng yú
1.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2.借指帝王。 3.泛指车马。
7、[肩舆]jiān yú
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8、[接舆]jiē yú
春秋 楚 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
9、[福舆]fú yú
求福的车子。比喻美德善行。
10、[眠舆]mián yú
供卧息的轿子。
11、[山舆]shān yú
1.即山车。古代帝王以为祥瑞物。 2.山轿。
12、[舆卫]yú wèi
1.车舆与卫士。 2.泛指兵卫。
13、[彩舆]cǎi yú
彩轿。明 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遣良媒,行聘礼,剑南 筑室且留伊,待赴任 成都 接彩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央了钦天监选择了黄道吉日,打发了鼓吹彩舆去迎娶,择定了午正三刻拜堂合卺。”
14、[云舆]yún yú
1.神仙以云为车,故称。 2.泛指华美的车子。
15、[毁舆]huǐ yú
破败之车。
16、[舆卒]yú zú
驾车的役夫。
17、[舆謣]yú yú
众人扛重物时所唱出的号子声。
18、[整舆]zhěng yú
整治车辆。谓作好战备。汉 扬雄《长杨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乃时以有年出兵,整舆竦戎。”
19、[佐舆]zuǒ yú
亦作“佐轝”。即佐车。
20、[檀舆]tán yú
即檀车。参见“檀车”
21、[舆皁]yú zào
见“舆皂”。
22、[旌舆]jīng yú
招贤用的车子。
23、[题舆]tí yú
东汉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时,尝辟 陈蕃(字 仲举)为别驾。蕃 辞不就。景 题别驾舆曰:“陈仲举 座也。”不复更辟。蕃 惶惧,起视职。事见《太平御览》卷二六三引 三国 吴 谢承《后汉书》。后遂用作典故,以“题舆”谓景仰贤达,望其出仕。唐 杨炯《从甥梁錡墓志铭》:“桓温 之徵 谢奕,暂为司马之官;周景 之礼 陈蕃,仍降题舆之命。”唐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名参 汉 望苑,职述 景 题舆。”宋 司马光《送王彦臣同年通判亳州》诗:“圣主怜耆旧,题舆得吏师。”
24、[七舆]qī yú
见“七舆大夫”。
25、[舆人]yú rén
1.造车工人。《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韩非子·备内》:“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2.古代操贱役的吏卒。《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杜预 注:“舆、隶皆贱官。” 3.众人。《国语·晋语三》:“惠公 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韦昭 注:“舆,众也。”南朝 梁 何逊《七召·治化》:“採舆人之片言,纳匹夫之小善。”宋 王安石《上富相公书》:“伏惟体道为国自重,以答舆人之心。”章炳麟《代议然否论》:“若己意与舆人反,则辞谢不行可也。” 4.轿夫。
26、[篮舆]lán yú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
27、[龙舆]lóng yú
1.高大轩敞的车舆。 2.由龙拉的车舆。 3.天子的车舆。 4.借指皇帝。 5.指皇帝的统治区。舆,舆地。
28、[坤舆]kūn yú
《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孔颖达 疏:“为大舆,取其能载万物也。”后因以“坤舆”为地的代称。
29、[仪舆]yí yú
皇后、妃嫔所乘的肩舆。其制依次稍有别。
30、[舆帅]yú shuài
主管兵车的将领。《左传·成公二年》:“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杜预 注:“舆帅,主兵车。”
31、[舆颂]yú sòng
民众的议论。
32、[降舆]jiàng yú
1.将柩车上的灵柩放入墓穴之中。 2.下车。
33、[舆歌]yú gē
民众歌谣。
34、[扇舆]shàn yú
亦称“扇轿”。有门帘的轿。《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亲迎,用涂金银装肩舆一,行障、坐障各一,方团掌扇四,引障花十树,生色烛笼十,高髻釵插并童子八人骑分左右导扇舆。”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辱朝士》:“万历 三十年,礼部侍郎 敖文楨 过 宣武门,遇三醉阉乘马突过,无端肆詈,且行凶肆殴,碎其扇轿。”
35、[舆步]yú bù
亦作“轝步”。谓乘轿或步行。
36、[函舆]hán yú
指车轿类乘坐之具。亦泛指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37、[农舆]nóng yú
古代天子诸侯行籍田礼所乘的车。
38、[芞舆]qì yú
香草名。
39、[徒舆]tú yú
众人。
40、[舆几]yú jǐ
车子与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