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
拼音:tì
释义:1.眼泪。2.鼻涕,鼻子里分泌的液体。3.哭泣。
组词
迸涕 啜涕 感涕 唾涕 鼻涕 悲涕 涕泪 涕血 阮生涕 贾生涕 鼻涕团 鼻涕虫 涕淫淫 滴滴涕 感极涕零 感激涕零 破涕成笑 破涕为笑 拾人涕唾 涕泗滂沲 涕泗滂沱 痛哭流涕拼音
tì笔顺
丶 丶 ㇀ 丶 丿 𠃍 一 ㇉ 丨 丿同音字
拼音为tì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1.眼泪:痛哭流~。 2.鼻涕:~泪交流。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涕,泣也。——《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 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涕泗(眼泪和鼻涕);痛哭流涕
鼻涕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王褒《僮约》
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皆枯。——《晋书·王褒传》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泪(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痰
肺中寒,吐浊涕。——《金匮要略》
流泪;哭泣
涕,涕流貌。——《说文》
不敢唾涕。——《礼记·内则》
父母唾涕不见。
因笑王、 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陈高《念奴娇》
又如:涕欷(流泪叹息);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涕洟(涕泪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泪如雨);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涕涕-汉语大词典涕涕泪流貌。
●《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丧纪之容”
汉郑玄注:“丧纪之容,涕涕翔翔。”
●《释名·释形体》:“汁,涕也,涕涕而出也。”
涕ㄊ丨ˋtì1.〈書〉眼淚。[例]泣~如雨|愴然~下。2.鼻涕。[例]~淚俱下|~淚交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ì
1、[涕泪]tì lèi
1.眼泪。 2.眼泪和鼻涕:~俱下。~交流。
2、[鼻涕]bí tì
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
3、[感激涕零]gǎn jī tì líng
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感激异常(现多含讽刺意)。涕:眼泪。零:落下。
4、[破涕为笑]pò tì wéi xiào
一下子停止哭泣,露出笑容。指转悲为喜。晋刘琨《答卢谌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涕:眼泪。
5、[流涕]liú tì
流泪。涕,古代一般指眼泪,用泗指鼻涕。如涕泗交流。后来泪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一般不再使用。
6、[涕泣]tì qì
哭泣;流泪。
7、[涕洟]tì yí
1.眼泪和鼻涕。 2.涕泪俱下;哭泣。
8、[涕滂]tì pāng
涕泗滂沱。
9、[鲠涕]gěng tì
哽咽流涕。鯁,通“哽”。《后汉书·皇后纪下·灵帝何皇后》:“扶 弘农王 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鯁涕,羣臣含悲,莫敢言。”《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言不敢出声,但鯁咽而流涕也。”
10、[唾涕]tuò tì
1.亦作“唾洟”。吐唾沫。 2.喻别人的片言只语。
11、[涕血]tì xuè
犹泣血。
12、[衰涕]shuāi tì
老泪。
13、[揽涕]lǎn tì
亦作“擥涕”。挥泪。
14、[涕淫]tì yín
见“涕淫淫”。
15、[泗涕]sì tì
鼻涕和眼泪。
16、[雪涕]xuě tì
1.擦拭眼泪。 2.晶莹泪珠。
17、[感涕]gǎn tì
1.感伤的眼泪。 2.感动得落泪。
18、[淹涕]yān tì
掩面哭泣。淹,同“掩”。
19、[叹涕]tàn tì
感叹涕泣。
20、[洟涕]yí tì
哭泣。
21、[失涕]shī tì
犹流泪。
22、[涕涶]tì tuō
见“涕唾”。
23、[涕罒]tì wǎng
眼泪和鼻涕。
24、[含涕]hán tì
犹含泪。
25、[涕泠]tì líng
见“涕零”。
26、[横涕]héng tì
涕泪交流。李光《集诗述感》:“试隔江湖横涕望,十年前事费思量。”
27、[殒涕]yǔn tì
落泪。
28、[洒涕]sǎ tì
洒泣,挥泪。
29、[出涕]chū tì
因伤心而流眼泪。
30、[刷涕]shuā tì
擦眼泪。
31、[酸涕]suān tì
因伤心而流泪。
32、[泃涕]jū tì
流涕。
33、[涕唾]tì tuò
1.亦作“涕涶”。鼻涕和唾液。汉 扬雄《解嘲》:“蔡泽,山 东之匹夫也,顩颐折頞,涕唾流沫。”《汉书·扬雄传下》作“涕涶流沫”。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中丞》:“尝贺长至节,天寒裘秃,按察使 包括 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挥。” 2.擤鼻涕、吐口水。常用以表示鄙薄和轻视。唐 杜甫《别李义》诗:“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唐 黄滔《祭先外舅》:“於是涕唾声华,毫釐簪笏,枕中罢竟於名位,壶里别窥於日月。”宋 苏舜钦《答宋太祝见赠》诗:“翘然当路人,顾我甚涕唾。”清 黄宗羲《七怪》:“神仙之有无不可知,即有之,亦山林隐逸之徒,於朝市无与也。故其涕唾尘世之事,犹尘世之不得不隔絶山林矣。”
34、[掩涕]yǎn tì
掩面垂涕哭泣。形容非常悲痛。《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5、[涕涕]tì tì
泪流貌。
36、[迸涕]bèng tì
犹迸泪。
37、[泄涕]xiè tì
犹流泪。
38、[泣涕]qì tì
1.眼泪。 2.哭泣。
39、[雨涕]yǔ tì
1.落泪。 2.流涕。
40、[啜涕]chuò tì
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