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
拼音:mò
释义:1.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2.街道;道路。3.见“陌生”。生疏,不熟悉。4.(Mò)姓。
组词
陌生 阡陌 陌路 陌刀 陌额 陌客 除陌 春陌 陌路人 陌上儿 陌上歌 陌上人 陌上桑 铜驼陌 陌上阡头 陌伤浅笑 花街柳陌 花衢柳陌 柳街柳陌 六街三陌 三条九陌 田连阡陌拼音
mò笔顺
㇌ 丨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左窄右宽。“阝”弯钩不宜长,竖画正直。“百”横向笔画平行均匀;撇画宜短;“日”上下等宽,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mò的字 拼音为mo的字基础解释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废井田,开阡~。形同~路。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阜( fù),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田间小路)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小路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南陌(南方的田间小路);陌路(田间的小路);陌头(路旁)
泛指道路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陶潜《咏荆轲》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又如:陌头杨柳
田野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贾谊《过秦论》
街道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头巾 。
如:陌头(束发的头巾);陌额(头巾)
〈量〉
用同“佰”。用于钱,指一百文
又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旧五代史·王章传》
三分天下犹嫌小,一陌黄钱值几文?——《蠖斋诗话》
张氏早使 敬济拿五两银子,几陌金银钱纸,往门外与长老,替他父亲念经。——《金瓶梅词话》
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约相当于“叠”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陌钱(纸钱)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陌-中華語文大辭典陌ㄇㄛˋmò1.田間東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例]阡~︱巷~︱~頭楊柳。2.姓。
陌 -古漢語常用詞典mò
田間小道。古代稱南北向的為阡,東西向的陌;阡陌合稱指田間道路。《桃花源記》:“阡~交通,雞犬相聞。”【又】泛指路;街道。《柳毅傳》:“公,乃~上人也,而能急之。”
bǎi
一百文錢。《竇娥冤》:“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ò
1、[陌生]mò shēng
生疏;不熟悉:~人。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并不感到~。
2、[陌路]mò lù
指路上碰到的不相识的人:视同~。也说陌路人。
3、[巷陌]xiàng mò
街巷。
4、[阡陌]qiān mò
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纵横。~交通。
5、[视同陌路]shì tóng mò lù
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6、[紫陌]zǐ mò
指京师郊野的道路。汉 王粲《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竝征。”唐 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清 赵翼《八十自寿》诗之二:“緑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7、[陌刀]mò dāo
长刀。
8、[陌头]mò tóu
1.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2.路上;路旁。
9、[沟陌]gōu mò
喻途径。
10、[钱陌]qián mò
钱陌本为一百文的钱串。
11、[迥陌]jiǒng mò
漫长的道路。
12、[露陌]lù mò
宝刀名。
13、[省陌]shěng mò
古时钱币,以百数为一百者谓之足陌,不足百数作为一百者谓之“省陌”。陌,借作“百”。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用钱之法,自 五代 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旧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章(王章)始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胡三省 注:“唐 皇甫鎛 为垫钱法,至 昭宗 时乃定八十为陌。”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唐 末以八十为陌,汉隐帝 时,王章 又减三钱,始有省陌之名。”
14、[田陌]tián mò
田间小路。
15、[衢陌]qú mò
街道。
16、[足陌]zú mò
1.即足陌钱。《隋书·食货志》:“﹝ 梁 ﹞ 中大同 元年,天子乃詔通用足陌。詔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少。”参见“足陌钱”。参阅 宋 洪迈《容斋三笔·省钱百陌》。 2.足额的钱数。宋 洪迈《容斋续笔·宋齐丘》:“吴 顺义 年中,差官兴版簿,定租税,厥田上上者,每一顷税钱二贯一百文,中田一顷税钱一贯八百,下田一顷千五百,皆足陌见钱,如见钱不足,许依市价折以金银。”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自今年七月后,於夏秋田苗上,每亩纳麴钱伍文足陌,一任造麴酒货卖,则是再增酒麴钱矣。”清 郑珍《经死哀》诗:“陷父不义罪何极,欲解父悬速足陌。”
17、[垫陌]diàn mò
唐 代货币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从一缗中抽除若干钱仍作一缗计算,以此弥补国家的财用不足。一缗即一贯,足数是千钱。陌,指百钱。从缗推算至百,百钱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钱计算,叫“垫陌”,又称“除陌”。《新唐书·食货志四》:“经费屈竭,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外,復抽五十送度支以赡军……寻以用钱垫陌不一,詔从俗所宜,内外给用,每緡垫八十。”宋 程大昌《考古编·缗钱省陌》:“元和 十二年,民间垫陌有至七十者。”按,垫陌的实际数,各时期不同。如 元庆 元年九月敕,以九百二十文为一贯,每陌合九十二文。天祐 二年四月敕,以八百五十文为一贯,每陌合八十五文。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泉货》。
18、[千陌]qiān mò
阡陌。千,通“阡”。
19、[井陌]jǐng mò
街道。
20、[陌桑]mò sāng
见“陌上桑”。
21、[陌纸]mò zhǐ
指纸钱。陌,通“佰”。
22、[短陌]duǎn mò
“足陌”的对称。以不足实数一百而当百钱使用的钱。陌,通“百”。
23、[祭陌]jì mò
古地名。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境内。相传 战国 时俗巫为 河伯 娶妇,祭于此,因而得名。
24、[贯陌]guàn mò
贯百。陌,通“百”。宋 吕陶《奏具置场买茶旋行出卖远方不便事状·贴黄》:“若蒙朝廷垂察,即乞下本路取索 熙寧 八年九月分 永康县 银价,比对茶场折银贯陌,自见有无侵损园户,免令将来高价折银,亏损本州卖茶之家。”《文献通考·市籴一》:“熙寧 理财,多折见钱,而诸郡犹有添起贯陌不等之弊,朝廷随即行遣。”明 王祎《泉货议》:“乃自顷岁,以 中统 交钞重其贯陌,与 至元 宝钞相等并行,京师復铸 至正 新钱,使配异代旧钱,与二钞兼用,其意殆将合古而达今,而不知适以起天下人心之疑。”
25、[楮陌]chǔ mò
旧俗祭祀时用的纸钱。陌,钱一百文。
26、[通陌]tōng mò
畅通的道路。
27、[绮陌]qǐ mò
繁华的街道。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
28、[市陌]shì mò
市街。宋 梅尧臣《依韵和乌程李著作·霅上》:“临水竹楼通市陌,跨桥云屋接川湄。”
29、[坊陌]fāng mò
1.指妓女居处。宋 周邦彦《瑞龙吟》词:“章臺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郑文焯 校引 杨慎 云:“当时(指 唐 时)长安 诸倡家其选入教坊者,居处则曰坊。”宋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词:“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参见“坊曲”。 2.泛指街巷。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一:“立 又封诸内藏库,将以奉北兵……又括刷在京金银,命百官分坊陌,穷治之,贵人富家俱被害。”
30、[陌客]mò kè
泛指道路。
31、[长陌]cháng mò
长路。
32、[槐陌]huái mò
两旁植有槐树的街道。唐 郑谷《感怀投时相》诗:“孤吟马跡抛槐陌,远梦渔竿掷苇乡。”唐 王涤《和三乡诗》:“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迴首向春风。”
33、[闾陌]lǘ mò
犹里巷。
34、[篱陌]lí mò
谓篱边和田头。
35、[绣陌]xiù mò
华丽如绣的市街。
36、[楸陌]qiū mò
旁植楸树的行道。宋 柳永《少年游》词:“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
37、[陌殇]mò shāng
在荒陌上的悲伤,或在荒陌上的夭亡。
38、[陌额]mò é
即抹额。古代男子束额的头巾。
39、[里陌]lǐ mò
犹乡里。
40、[涂陌]tú mò
犹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