谇
拼音:suì
释义:1.〈书〉斥责;诘问。2.直言规劝。3.〈书〉告知。
组词
谇骂 谇语 凌谇 谇辱 谇诟 侮谇 调谇 谇候 谇喧 谇帚德锄 阋墙谇帚 诟谇谣诼拼音
suì笔顺
丶 ㇊ 丶 一 丿 丶 丿 丶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基础解释
1.斥责;诘问。 2.谏诤。详细解释
(形声。从言,卒声。本义:责骂)
同本义
谇,让也。——《说文》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又如:谇语(骂人话);谇辱(辱骂);谇骂(责骂)
劝告;谏诤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责问;用责备的口气问 [call(或bring)sb.to account]
立而谇语。——《汉书·贾谊传》
察士无凌谇之事。——《庄子·徐无鬼》
又如:谇候(讯问);谇诟(责难辱骂)
古乐章的尾声。相当于“乱”
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台郁其谁语!”——《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 张晏曰:谇,《离骚》下章乱也。”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谇-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誶
谇-辞源3同: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ì
1、[谇喧]suì xuān
吵闹嘈杂。
2、[谇骂]suì mà
责骂。
3、[谇駡]suì mà
责骂。唐 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聚为朋曹……有崇饰恶言而肆鬭讼者,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於众人者无几耳。”明 王世贞《慰明卿再谪长短歌二章和李于鳞》:“归来萧条四壁立,大媍誶駡小媍伤。”茅盾《幻灭》六:“每一冷笑,每一谇骂,每一喳喳切切的私语,好像都是暗指着她。”
4、[谇辱]suì rǔ
辱骂。
5、[谇诟]suì gòu
责难辱骂。
6、[侮谇]wǔ suì
欺侮斥责。
7、[凌谇]líng suì
1.凌辱责骂。有苛求或斤斤分辨之意。 2.淩誶: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凌”。
8、[谇诼]suì zhuó
数说;毁谤。
9、[谇语]suì yǔ
斥责;责骂。
10、[谇候]suì hòu
讯问。
11、[谇呓]suì yì
同“谇讛”。胡言乱语。
12、[谇讛]suì yì
胡言乱语。明 汤显祖《答赵梦白书》:“承问索弟时义於 仲文 兄处,不知弟衰,时时病苦,不復留意此道。近日三尺童子能之,第其抉掠绞扰,其细已甚,亦如数年中奏疏誶讛之流耳。”
13、[淩谇]líng suì
凌辱责骂。《庄子·徐无鬼》:“察士无凌誶之事,则不乐。”凌,一本作“凌”。
14、[调谇]diào suì
指负责训诲和劝谏的官员。
15、[谇帚德耡]suì zhǒu dé chú
汉 贾谊《治安策》:“商君 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行之二岁,秦 俗日败。故 秦 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语。”后以“誶帚德耡”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16、[诟谇谣诼]gòu suì yáo zhuó
意为造谣毁谤责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