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拼音:cháng
释义:1.“仧”的今字。亦作“兏”。“镸”的今字。2.指在空间的两端之间距离大。①同“短”相对。亦指长度。②高。亦指高度。③远,不近。④特指诗文的篇幅大。3.指时间相隔距离大。4.长久;永久。5.常常;经常。6.引长,延长。7.指超越。8.特长;擅长。9.长处,优点。10.犹优;是,正确。11.引申为赞许。12.大。表示程度。参见“長呼”、“長哭”。13.中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之一。参见“長夷”。14.姓。春秋卫有长牂。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组词
日久歳長拼音
cháng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一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ǎng的字 拼音为zhang的字基础解释
1.指在空間的兩端之間距離大。2.指時間相隔距離大。3.長久;永久。4.常常;經常。5.引長,延長。6.指超越。7.特長;擅長。8.長處,優點。9.猶優;是,正確。10.引申為贊許。11.大。表示程度。參見“長呼”、“長哭”。12.中國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參見“長夷”。13.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長-中華語文大辭典長长1ㄔㄤˊchánɡ1.(空間或時間)兩點之間的距離大(與「短」相對)。[例]~途汽車∣萬里~空︱~期訓練︱日久天~。2.長度。[例]周~︱棱~︱褲~|正方形的邊~。3.優點;長處。[例]揚~避短︱取~補短︱特~。4.在某方面有特長;擅長。[例]~於書法︱一無所~︱一技之~。5.姓。6.二一四部首之一。長长2ㄓㄤˇzhǎnɡ1.生物體在發育過程中由小至大,直至成熟。[例]這孩子~高了︱樹苗~得很壯實。2.年齡或輩分大;排行第一。[例]年~︱~者︱~輩︱~孫。3.年齡或輩分大的人。[例]兄~︱師~∣學~︱族~。4.領導者;指揮者;負責人。[例]首~︱連~∣一校之~︱董事~。5.生出;滋長。[例]果樹~蟲子了︱~毛︱~瘡︱此風不可~。6.增長;增強(用於抽象事物)。[例]~知識︱~他人志氣︱吃一塹,~一智。長长3ㄓㄤˋzhànɡㄔㄤˊchánɡ〈書〉剩餘的;多餘的。[例]身無~物︱除此之外,更無~物。
長-辞源3【長】8画 7173·21.cháng ㄔㄤˊ 直良切,平,陽韻,澄。陽部。㊀短之反。兩線相較,贏者爲長。墨子 非命上:“古者 湯封於 亳,絶長繼短,方地百里。”㊁長度。論語 鄉黨:“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特指物體直徑長度。周禮 考工記 鳧氏:“以其鉦之長,爲之甬長。”㊂長久。詩 大雅 卷阿:“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㊃加長,延長。荀子 勸學:“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㊄經常。詩 商頌 長發:“濬哲維 商,長發其祥。”㊅善,優。孟子 公孫丑上:“‘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㊆長處,優點。荀子 大略:“言其所長而不稱其所短也。”世説新語 賞譽下:“王仲祖稱 殷淵源非以長勝人,處長亦勝人。”2.zhǎng ㄓㄤˇ 知丈切,上,養韻,知。陽部。㊀幼之反。成年,長大。禮 曲禮下:“問國君之年,長,曰:‘能從宗廟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從宗廟社稷之事也。’”㊁年歲大。孟子 告子上:“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㊂行輩尊高者。書 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㊃列首位者。易 乾:“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㊄首領,長官。書 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宋 王安石 臨川集三九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其德厚而才高者以爲之長。”㊅領導,掌管。左傳 襄二四年:“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戰國策 楚一:“天帝使我長百獸。”㊆崇尚。漢書六十 杜周傳附 杜欽:“今 漢家承 周 秦之敝,宜抑文尚質,廢奢長儉,表實去僞。”注:“長,謂崇貴之也。”㊇增長,生長。易 泰:“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孟子 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㊈撫養。詩 小雅 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3.zhàng ㄓㄤˋ 直亮切,去,漾韻,澄。陽部。多,多餘。三國志 蜀 諸葛亮傳:“至於臣在外任,無别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長尺寸。”唐 杜甫 杜工部詩九 哀王孫:“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爲王孫立斯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ng
1、[擅長]shàn cháng
指在某方面有特长。指对某些东西比较了解,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2、[兒女情長]ér nǚ qíng cháng
指过分看重爱情。
3、[來日方長]lái rì fāng cháng
意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zhǎng
1、[拔苗助長]bá miáo zhù zhǎng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