锝
拼音:dé
释义:1.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Tc。熔点高,耐腐蚀性强,有放射性和良好的超导性能,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元素。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超导磁体材料和覆盖材料,也可用于医疗诊断。
组词
铁锝 镗锝拼音
dé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丨 𠃍 一 一 一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de的字基础解释
金属元素,符号Tc(technetium)。有放射性,银灰色,熔点高,耐腐蚀。由人工核反应获得。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元素。用作β射线标准源和超导材料等。详细解释
一种结晶状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与铼、锰类似,首次得到锝元素是用重氢或中子撞击钼,并且也是铀的裂变产物之一 ——元素符号为Tc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锝-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鍀
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锝(鍀)dé
名金属元素,符号Tc(technetium)。有放射性,银灰色,熔点高,耐腐蚀。由人工核反应获得。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元素。用作β射线标准源和超导材料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é
1、[镗锝]táng dé
1.亦作“ 鏜鞳 ”。钟鼓声。 隋 江总 《横吹曲》:“鏜鎝《渔阳掺》,怨抑胡笳断。” 唐 白居易 《敢谏鼓赋》:“音鏘鏘以鏜鞳,响容与以徘徊。” 宋 司马光 《迂书·言戒》:“夫鐘鼓叩之然后鸣,鏗訇鏜鎝,人不以为异也。” 唐 徐浩 《谒禹庙》诗:“不復闻 夏 乐,唯餘奏 楚 幽。婆娑非舞羽,鏜鎝异鸣球。” 2.形容波涛或水浪拍击物体的声响。 宋 苏轼 《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鎝之声。” 宋 范成大 《烟江迭嶂》诗:“水空发声夜鏜鞳,中有晴江烟嶂迭。”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过 焦山 正 江 水瀰漫时,僧人指示瘞鹤铭处,惟从波涛鏜鞳中想像之,实无所见也。”
2、[铁锝]tiě dé
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