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nòu

释义:1.亦作“鐞”。同“耨”。2.短柄锄形农具。多用于锄草。

组词

铫鎒

拼音

nòu

笔顺

丿 丿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nòu的字 拼音为nou的字

基础解释

同“耨”。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鎒-漢語大字典


(一)nòu 《廣韻》奴豆切,去候泥。侯部。
同“槈(耨)”。《説文·木部》:“槈,薅器也。鎒,或从金。”段玉裁注:“從木者主柄,從金者主刃。”《詩·周頌·臣工》“庤乃錢鎛”毛傳:“鎛,鎒。”唐陸德明釋文:“鎒,或作耨……《字詁》云:‘頭長六寸,柄長一尺。鎒,古字也。今作耨,同。’”《管子·輕重乙》:“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鎌、一鎒、一椎、一銍,然後成為農。”《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脩。”《戰國策·齊策三》:“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夫居壠畝之中,則不若農夫。”
(二)hāo 《集韻》呼高切,平豪曉。
薅,除草。《玉篇·金部》:“鎒,除草也。”《淮南子·説山》:“治國者若鎒田,去害苗者而已。”

鎒-中華大字典

1、鎒讀音:奴豆切,羺去聲,宥韻。釋文:槈或字。《說文木部》:槈。薅器也。~。或从金。
2、鎒讀音:呼高切,音蒿,豪韻。釋文:除草也。《淮南說山》:治國者若~田。去害苗者而已。
3、槈讀音:乃豆切,音耨,宥韻。釋文:薅器也。見《說文》。《段注》:蓐部曰。薅、披去田艸也。~者、所以披去之器也。~刀廣六寸。柄長六尺。
 〔按管子小匡。挾其槍刈~鎛〕。
4、耨讀音:乃豆切,音鎒,宥韻。奴沃切,音傉,沃韻。釋文:
❶~以鋤嫗薅禾也。見《釋名釋用器》。
❷除穢也。《家語禮運》:講學以~之。
 〔按淮南氾論。摩蜃而~注。~。~、除苗穢也〕。
❸~所以耘苗也。《呂覽任地》:其~六寸。
 〔按孟子梁惠王。深耕易~。注。易~、芸苗令簡易也。漢書食貨志。耒~之利。注。~、耘田也〕。
❹芸芓也。《周禮甸師》:掌帥其屬而耕~王籍。
 〔按易繫辭。耒~之利。釋文引孟注。~、耘除草。史記龜策傳。鉏之~之。集解引徐廣。~、除草也〕。
❺茠也。《國語晉語》:冀缺~。
❻耡也。《左僖三十三年傳》:見冀缺~。
 〔按禮記禮運。講學以~之。釋文。~、鉏也。莊子胠篋。耒~之所刺。釋文。李云。鋤也。或云。以木爲鋤柄〕。
❼鎡基也。《國語齊語》:挾其槍刈~鎛。
 〔按管子小匡。挾其槍刈~鎛。注。~、鎡䥓也〕。
❽定謂之~。見《廣雅釋器》。
❾阿~多羅。梵語。華言無上也。見《翻譯名義》。
❿槈或字。《集韻》:槈。說文、薅器也。或从耒。
 〔按段玉裁云。蓐部曰。薅、披去田草也。槈者、所以披去之器也。槈刃廣六寸。柄長六尺〕。
⓫鎒或字。《詩臣工傳釋文》:鎒、或作~。
 〔按莊子外物。銚鎒於是乎始修。釋文。鎒似鋤。田具也。說文木部。槈、或从金作鎒。段玉裁云。從木者主柄。從金者主刃〕。
5、鐞釋文:鎒俗字。見《龍龕手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òu

1、[铫鎒]yáo nòu

见“銚耨”。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鎒的反义词 鎒的近义词 鎒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鎒能组什么词
  • 鎒能组什么词语
  • 鎒可以组什么词
  • 鎒可以组什么词语
  • 鎒字可以组什么词
  • 鎒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鎒字能组什么词
  • 鎒字能组什么词语
  • 鎒字开头的成语
  • 鎒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