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
拼音:máng
释义:1.〈书〉刀剑等的尖端。2.铓锣,一种民间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和景颇族地区。
组词
锋铓 铓锣拼音
máng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一 丨 丨 丶 一 ㇄同音字
拼音为máng的字 拼音为mang的字基础解释
1.刀剑等的尖端;光芒。 2.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和景颇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敲击乐器。用铜制成。详细解释
(形声。从金,芒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
同本义 。
如:剑铓(剑的尖端)
光芒
尘氛静,露气凉,迢迢银河动星铓。——清·佚名《开国奇冤》
铓锣 ,一种民间敲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和景颇族地区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铓-中草药辞典【读音】mánɡ
【繁体】铓
铓máng1.刀剑等的尖锋。亦借指刀剑等。2.物体外部的尖端部分。3.光芒。4.一种民间敲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和景颇族地区。
铓mang
ㄇㄤˊ
〔《广韵》武方切,平阳,微。〕
1.刀剑等的尖锋。亦借指刀剑等。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至于燕锋代锷,魏铗齐铓,与今剑莫殊。”
●唐韩愈《祭田横墓文》:“何五百人之扰扰,而不能脱夫子于剑铓?”
●明孙柚《琴心记·相如倦游》:“短剑无铓,孤琴罢响。”
2.物体外部的尖端部分。
●宋陆游《试笔》诗:“红丝玉斗紫毫铓,岁晚相从味更长。”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重崖缀石,飞突屼嵲,倒攀虽险,而石铓嵯峨,指可援而足可耸也。”
3.光芒。
●晋左思《吴都赋》:“羽毛扬蕤,雄戟耀铓。”
●宋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诗:“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梦警》:“尘氛静,露气凉,迢迢银汉动星铓。”
4.一种民间敲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和景颇族地区。
●征鹏《西双版纳的歌》:“总理和我们跳象脚鼓舞,一起敲锣打铓。”
●杨苏《剽牛》:“劳则那跟铓一样响亮的男中音,在山寨里响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áng
1、[铓气]máng qì
犹锐气。
2、[铓锋]máng fēng
刀剑等的尖端。比喻锐气。
3、[铓锷]máng è
1.刀剑等的尖端。 2.比喻突出的才华。
4、[光铓]guāng máng
光芒。
5、[寒铓]hán máng
闪着寒光的锋芒。
6、[刃铓]rèn máng
犹锋利。
7、[剑铓]jiàn máng
亦作“剑芒”。剑锋。
8、[铓锣]máng luó
云南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有大中小多种。有时将多面大小不同的锣挂在木架上,交错敲击。
9、[石铓]shí máng
见“石芒”。
10、[铓辉]máng huī
刀剑尖端、刃口的光辉。
11、[铓刃]máng rèn
1.锋尖;刃口。 2.比喻突出的才华。
12、[戟铓]jǐ máng
戟的锋芒。
13、[铓颖]máng yǐng
刀剑等的尖端。比喻气势。
14、[钩铓]gōu máng
见“鉤芒”。
15、[雄铓]xióng máng
1.锐利的锋芒。 2.喻强大的气势。
16、[戈铓]gē máng
指书法戈脚的笔锋。
17、[铦铓]xiān máng
刚锐的锋芒。
18、[不露锋铓]bù lù fēng máng
比喻才干不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