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hāi

释义:1.采摘。2.除去;去掉。3.选取。4.斥责。5.借钱。

组词

指摘 采摘 摘抄 摘要 文摘 摘记 摘录 摘编 摘除 摘登

拼音

zhāi

笔顺

丿 𠃌 𠃍
“扌”端正。“商”上横稍长,点画居中,下框端正,宽窄适中,“古”居中靠上安放,紧凑;上下中心对齐。

同音字

拼音为zhāi的字 拼音为zhai的字

基础解释

1.取(植物的花、果、叶或戴着、挂着的东西):~梨。~一朵花。~帽子。把灯泡~下来。 2.选取:~要。~录。从全文中~了一段。 3.摘借:~了几个钱救急。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 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2. 同本义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3. 除去,去掉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

  4. 摘录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5. 调拨 。

    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

  6. 〈方〉∶借 。

    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摘-中華語文大辭典

摘ㄓㄞzhāi1.採下;拿下。[例]~花|~除|~芒果|~帽子。2.選取。[例]~句|~要|~錄|文~。3.斥責;揭發。[例]指~|~奸發伏。4.借貸。[例]東~西借。

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摘㈠手1114ㄓㄞzhāi動①用手採取。如:「摘花」、「摘下」、「摘取」、「採摘」。《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掉下剛刀,摘了弓箭,脫卻袍凱。」②選取。如:「摘錄」。唐.李賀〈南園〉詩一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③指出、批評。如:「指摘」。明.王世貞《藝苑巵言.卷一》:「詩不能無疵,雖三百篇亦有之,人自不敢摘耳。」④借貸。如:「東摘西借」。《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因為我們今兒個有點兒緊用項,找您摘給我們幾百塊錢用。」摘㈡手1114ㄊㄧˋtì動①侵擾。《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西侵羌戎,東摘濊貊。」②發動。唐.元稹〈黃明府〉詩:「便邀連榻坐,兼共榜船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āi

1、[摘要]zhāi yào

1.摘录要点:~发表。 2.摘录下来的要点:谈话~。社论~。

2、[采摘]cǎi zhāi

摘取(花儿、叶子、果子):~葡萄。~棉花。

3、[寻章摘句]xún zhāng zhāi jù

从书上挑选现成的文句,堆砌成文。《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同“借”)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也指写作时套用前人文句,缺乏创造性。

4、[摘桃子]zhāi táo zi

比喻坐享其成。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当代》1981年第3期:“郭路生 更加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纪委有现成的材料,他只须扮演摘桃子的角色。”

5、[摘帽]zhāi mào

1.脱下帽子。清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西礼俗之异点》:“﹝ 法国 ﹞皇帝见众人之摘帽,亦以手掀其帽,为答礼然。” 2.比喻除去对斗争对象所给予的定性处理。《花城》1981年第5期:“那个老牧主早就摘帽了。”

6、[文摘]wén zhāi

1.对文章、著作所作的扼要摘录。 2.指选取的文章片段。也用于书刊名。

7、[摘编]zhāi biān

摘录下来加以编辑(多用于书名或文章标题):将资料~成书。关于体制改革的论述~。

8、[摘除]zhāi chú

摘去;除去(有机体的某些部分):白内障~。长了虫的果子应该尽早~。

9、[摘录]zhāi lù

从书刊、文件等里头选择一部分写下来:这篇文章很好,我特地~了几段。

10、[摘取]zhāi qǔ

1.选摘采取。 2.摘要引用。

11、[摘抄]zhāi chāo

选取一部分内容抄录下来(多用于书名或文章标题):格言~。论文~。

12、[指摘]zhǐ zhāi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严厉~。无可~。

13、[转摘]zhuǎn zhāi

是指在别人发表的文章、资料等,看到自己喜欢的,如果一字不改的复制、拷贝等然后再发表并标明原作者,就称为转载;如果仅仅是用到原创的某一部分或几段内容,则称这为转摘。

14、[摘心]zhāi xīn

摘除植株枝条顶梢或顶芽的工作。

15、[摘登]zhāi dēng

(报刊)摘要登载:~一周电视节目。

16、[摘译]zhāi yì

摘选主要内容译出;摘要的译文。

17、[摘引]zhāi yǐn

摘录引用:~别人的文章要注明出处。

18、[摘记]zhāi jì

1.摘要记录:报告很长,我只~了几个要点。 2.摘录。

19、[摘发]zhāi fā

摘要发表:~部分观众来信。

20、[攀摘]pān zhāi

爬到高处摘取下来。

21、[摘伏]zhāi fú

1.犹折服。 2.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22、[摘印]zhāi yìn

清 制,地方官犯事,须即撤职者,即由督抚委派人员收取该官印信,限日离任,叫“摘印”。《清会典事例·吏部·外官参劾》:“特参贪酷拏问质审等犯,一面具题,一面摘印看守。”《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那晓得百姓要留这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

23、[讥摘]jī zhāi

讥议指摘。

24、[摘离]zhāi lí

脱离;分离。

25、[离摘]lí zhāi

脱离;离开。

26、[疵摘]cī zhāi

谓指出缺点、错误。

27、[摘録]zhāi lù

摘要抄录;选取抄录。

28、[摘那]zhāi nà

犹调拨。

29、[摘头]zhāi tóu

1.谓摘去头上首饰。 2.即搔头。

30、[摘阮]zhāi ruǎn

弹奏琵琶。阮咸,古琵琶的一种。相传 晋 阮咸 善奏此乐器,故名。简称阮。

31、[摘选]zhāi xuǎn

指从优秀的文章、著作中截取部分内容。

32、[解摘]jiě zhāi

1.解释摘取的文句。 2.亦作“解擿”。摘录,摘取。

33、[摘掇]zhāi duō

采摘。

34、[钩摘]gōu zhāi

1.亦作“钩摘”。勾录摘取。 2.探索寻求。

35、[摘遍]zhāi biàn

谓截取大曲中大遍的解数所制的曲。如《泛清波摘遍》。

36、[纠摘]jiū zhāi

亦作“糺摘”。督察揭发。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 度尚 ﹞初为 上虞 长,纠摘姦伏,县中谓之神明。”《魏书·高恭之传》:“其所纠摘,不避权豪。”唐 刘知几《史通·书事》:“必伸以糺摘,穷其负累,虽擢髮而数,庸可尽邪?”《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摘;汝为 开封府 尹,可不奉法邪?”

37、[倍摘]bèi zhāi

亦作“倍擿”。错乱抵牾。倍,通“悖”。

38、[摘由]zhāi yóu

摘录公文的主要内容以便查阅(因为公文的主要内容叫事由)。

39、[抽摘]chōu zhāi

犹抽调。

40、[那摘]nà zhāi

调拨;抽调。《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己酉,詔:‘殿前司破敌军,以五千为额。’时左翼军之改隶者,与统制官 陈敏 所募士纔二千人,乃於本司诸军那摘以充其数。”

近义词

zhāi

1、[]cǎi

1、[]cài

1.摘取。2.选取;搜集。3.挖取。4.神态;精神。

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反义词

zhāi

1、[]dài

1.把东西加在 头、脸、颈、胸、臂、手等处:~帽子。~眼镜。~红领巾。~手套。 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月。~罪立功。 3.拥护;尊敬:爱~。感~。

相关字词

摘的反义词 摘的近义词 摘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摘能组什么词
  • 摘能组什么词语
  • 摘可以组什么词
  • 摘可以组什么词语
  • 摘字可以组什么词
  • 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摘字能组什么词
  • 摘字能组什么词语
  • 摘字开头的成语
  • 摘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