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ǎi

释义:1.[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组词

大伯子 什伯 伯子 伯夫 仟伯 南伯姓 痴伯子

拼音

笔顺

丿 丿 𠃍
左窄右宽。“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白”撇画宜短;“日”上下等宽,横画均匀,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bó的字 拼音为bo的字

基础解释

1.伯父。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 同本义

    伯,长也。——《说文》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邶风 ·泉水》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官之长曰伯。——《礼记·曲礼下》

    千里之外访方伯。——《礼记·王制》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又如:伯氏(长兄,哥哥);伯兄(长兄);伯氏(长兄);伯歌季舞(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伯姊(大姐)

  3. 伯父。父亲的哥哥

    汝伯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又如:伯舅(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伯叔(伯父叔父);伯娘(伯父的妻子);伯翁(父亲的伯父;丈夫的伯父);伯姑(大姑母)

  4. 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将伯助予。——《诗·小雅·正月》

  5. 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卫风 ·伯兮》

  6. 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礼记·王制》

    又如:伯叔(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伯长(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7.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伯甸(以伯爵而居甸服)

  8. 王覇。通“霸”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伯者莫高于齐桓。——《汉书·高帝纪下》

    衰则五伯扶其弱。——《汉书·诸侯王表》

    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汉书·严安传》

    又如:伯余(黄帝的臣子。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伯道(霸道);伯王(霸王)

  9. 另见 bǎi

〈名〉

  1. 数目。十的十倍

    亡(无)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又如:仟伯(仟钱和百钱);伯夫(百人。泛指多人)

  2. 百倍。通“百”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3. 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husband's elder brother]。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4. 另见 bó,bà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伯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伯伯 bó bó❶ 伯父。同义词:伯父 伯伯 伯考 伯氏 傍尊 世父

伯伯-中華語文大辭典

伯伯ㄅㄛˊ ˙ㄅㄛbóbo稱謂:1.稱呼父親的哥哥。2.稱呼和父親同輩而年齡較長的男子。[例]李~∣張~。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伯伯]bó bo

伯父:二~。张~。

2、[伯父]bó fù

1.父亲的哥哥。 2.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大的男子。

3、[伯母]bó mǔ

伯父的妻子。

4、[伯仲之间]bó zhòng zhī jiān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5、[大伯]dà bó

1.伯父。 2.尊称年长的男子。

6、[老伯]lǎo bó

对父亲的朋友或朋友的父亲的尊称。也用来尊称老年男子。

7、[伯爵]bó jué

1.大不列颠的第三等贵族,位于侯爵之下和子爵之上。 2.欧洲的一种贵族称号,在近代是位于侯爵之下,在没有侯爵的国家则位于公爵之下。

8、[西伯]xī bó

1.指周文王或周武王。 2.锡伯族的史称。

9、[伯奇]bó qí

1.古代孝子。相传为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长子。母死,后母欲立其子伯封為太子,乃谮伯奇,吉甫怒,放伯奇于野。 2.古代举行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中的神人。

10、[伯劳]bó láo

鸟,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有的地区叫虎不拉(hù·bulǎ)。

11、[伯图]bó tú

亦作“伯啚”。称霸的雄图。伯,通“霸”。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建初 十年,暠 以伟世之量,当 吕氏 之末,为羣雄所奉,遂起伯图。”明 高启《吴中逢王才随朝京使赴燕南归》诗:“伯啚已歇 昭王 死,千载无人延国士。”明 张煌言《张书绅与范子瞻论余十馀年来戎马劳苦孤危以诗见赠因次其韵》之二:“相业侯封非我望,伯图王业向谁论。”

12、[风伯]fēng bó

神话传说中称主司刮风的天神。

13、[阏伯]yān bó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 因之,故 商 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主辰。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 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 晋 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閼伯 之星也。实纪 商 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 閼伯、实沉 之郤岁构。”李善 注:“閼伯、实沉,则参商也。”

14、[伯祖]bó zǔ

父亲的伯父。

15、[伯高]bó gāo

1.春秋时贤士。 2.汉龙述的字。敦厚廉正,为时人所敬重。

16、[笨伯]bèn bó

愚笨或体胖不灵活的人。

17、[皇伯]huáng bó

皇帝的伯父。

18、[黎伯]lí bó

复姓。

19、[亭伯]tíng bó

汉 魏 爵位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黄初 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参见“亭侯”。

20、[伯虑]bó lǜ

神话传说中古国名。

21、[火伯]huǒ bó

古代户灶之长。

22、[伯常]bó cháng

复姓。

23、[支伯]zhī bó

见“支父”。

24、[警伯]jǐng bó

指警察。

25、[词伯]cí bó

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26、[庶伯]shù bó

众伯。伯,古时管辖一方的长官。

27、[伯岳]bó yuè

妻子的伯父。

28、[十伯]shí bó

谓十倍百倍。伯,百。

29、[二伯]èr bó

1.指 周 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 周公 和 召公。《孔丛子·居卫》:“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礼记·王制》:“八伯各以其属,属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郑玄 注:“自 陕 以东,周公 主之,自 陕 以西,召公 主之。”宋 王安石《对难》:“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叔。” 2.指 齐桓公 晋文公 两位霸主。《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范宁 注:“二伯,谓 齐桓 晋文。”晋 刘琨《重赠卢谌》诗:“重耳 任五贤,小白 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讎?” 3.指 周文王 与 齐桓公。《晋书·石勒载记上》:“昔 周文 以三分之重,犹服事 殷朝;小白 居一匡之盛,而尊崇 周室。况国家道隆 殷 周,孤德卑二伯哉!”

30、[诗伯]shī bó

诗坛宗伯;诗坛领袖。

31、[贯伯]guàn bó

贯百。伯,通“百”。《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至元 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二十二年,復增如故。其贯伯分明,微有破损者,并令行用,违者罪之。”《水浒传》第七二回:“宋江 道:‘在下山乡虽有贯伯浮财,未曾见如此富贵。’”

32、[匠伯]jiàng bó

即 匠石。《庄子·人间世》:“匠石 之 齐,至於 曲辕,见櫟社树……观者如市,匠伯 不顾,遂行不輟。”陆德明 释文:“伯,匠石 字也。崔 本亦作石。”郭庆藩 集释:“《文选》何平叔《景福殿赋》注、王子渊《洞簫赋》注、嵇叔夜《琴赋》注、司马绍统《赠山涛诗》注、张景阳《七命》注,并引 司马 云:匠石,字 伯。”清 戴名世《黄崑圃稿序》:“虽工师匠人,无不睨睨聚观,而况 匠伯 者乎!”

33、[散伯]sàn bó

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伯爵。详“散侯”。

34、[女伯]nǚ bó

父之姊。

35、[濌伯]tà bó

1.放纵豁达的人。 2.不辨好坏的人。

36、[雨伯]yǔ bó

司雨之神。

37、[伯讨]bó tǎo

谓方伯讨伐有罪的诸侯。《公羊传·僖公四年》:“齐 人执 陈 袁涛涂 ……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何休 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讨。”徐彦 疏:“即下二十八年 晋侯 执 曹伯 畀 宋 人,成 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之于京师之属是也。”

38、[伯事]bó shì

霸业。伯,通“霸”。

39、[伯姒]bó sì

兄嫂。

40、[伯功]bó gōng

霸者的功业。伯,通“霸”。

bǎi

1、[伯夫]bǎi fū

百人。泛指多人。伯,通“百”。

2、[仟伯]qiān bǎi

1.千钱与百钱。借指盈余、利息。仟,通“千”。 2.田间小道。仟,通“仟”。也写作“阡陌”。

3、[什伯]shí bǎi

1.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 2.谓超过十倍、百倍。

4、[南伯姓]nán bǎi xìng

南伯姓源于芈姓,出自先秦时期的楚国术士南伯,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得姓始祖:南伯。

5、[痴伯子]chī bǎi zǐ

鸱的别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伯的反义词 伯的近义词 伯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伯能组什么词
  • 伯能组什么词语
  • 伯可以组什么词
  • 伯可以组什么词语
  • 伯字可以组什么词
  • 伯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伯字能组什么词
  • 伯字能组什么词语
  • 伯字开头的成语
  • 伯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