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
拼音:jù
释义:1.坚硬的铁。一说,兵器名,即雄戟。许维遹集释引于省吾曰:“钜,兵器也。钜应读作锯,钜锯双声疊韵字。”。2.钩子。3.大;巨大。4.通“詎”。岂;怎么。一说通“遽”。急速。杨倞注:“钜与遽同。5.通“距”。距离。6.通“拒”。参见“鉅黍”。7.通“虡”。悬挂钟磬的架子的两侧立柱。
拼音
jù笔顺
丿 丶 一 一 丨 丶 丿 ㇀ 一 𠃍 一 ㇄同音字
拼音为jù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见“钜”。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鉅-中華語文大辭典鉅巨1ㄐㄩˋjù1.〈書〉大而堅硬的鐵塊。[例]聖賢心若金~,飆風不能移。2.大。通「巨」。[例]~細|~額|鴻篇~制。鉅钜2ㄐㄩˋjù用於地名。鉅橋鎮,鎮名,在河北。
鉅-漢語大字典鉅
《説文》:“鉅,大剛也。从金,巨聲。”
jù 《廣韻》其吕切,上語羣。魚部。
(1)坚硬的铁。《説文·金部》:“鉅,大剛也。”桂馥義證:“大剛也者……《洪武正韻》:‘刀加鉅為刃。’馥謂加剛也。”吴善述廣義校訂:“大剛即今所謂鋼,煉鐵為之,以堅鋒刃者。古無鋼字,即剛是。其質至剛,故曰大剛,亦曰剛鐵。”《荀子·議兵》:“宛鉅鐵釶,慘如蠭蠆。”楊倞注引徐廣曰:“大剛曰鉅。”《史記·禮書》:“宛之鉅鐵施,鑽如蠭蠆。”張守節正義:“鉅,剛鐵也。”
(2)同“巨”。大。《玉篇·金部》:“鉅,大也。今作巨。”《荀子·賦》:“有物於此,居則周静致下,動則綦高以鉅。”楊倞注:“鉅,大也。”唐韓愈《送竇從事序》:“連山隔其陰,鉅海敵其陽。”《徐霞客遊記·遊黄山日記後》:“山高風鉅,霧氣去來無定。”
(3)钩。《文選·潘岳〈西征賦〉》:“於是弛青鯤於網鉅,解赬鯉於黏徽。”李善注:“鉅,鉤也。”
(4)通“虡”。悬挂钟、磬的架子的立柱。清朱珔《説文叚借義證·金部》:“《詩·大雅》‘虡業維樅’,《上林賦》‘虡’作‘鉅’,是以‘鉅’為‘虡’之假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撞千石之鐘,立萬石之鉅。”按:《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鉅”作“虡”。
(5)通“距”。距离。《正字通·金部》:“鉅,與距通。”《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十陣》:“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故必疎鉅閒,多其旌旗羽旄。”又:“數陳之法,毋疎鉅閒,戚而行首積刃而信之,前後相葆。”
(6)通“詎”。岂,怎么。《字彙補·金部》:“鉅與詎通。”《公孫龍子·跡府》:“鉅士也見侮而不鬭,辱也!”清孫詒讓《札迻》卷六:“案:鉅與詎通。”《荀子·正論》:“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鬭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為不辱哉!”楊倞注:“鉅與遽同。”王念孫雜志:“案:‘豈鉅知’者,豈知也。鉅亦豈也,古人自有複語耳。或言豈鉅,或言豈遽,或言庸詎,或言何遽,其義一而已矣。”《戰國策·楚策一》:“今王以用之於越矣,而忘之於秦,臣以為王鉅速忘矣。”吴師道補注:“鉅、詎通。”
(7)姓。《姓觿·語韻》:“炎帝之裔封鉅,後有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