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
拼音:jìn
释义:1.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炭状物或灰状物。
组词
灰烬 余烬 烬骨 烬灰 烬萌 烬灭 烬燃 火烬 辟邪烬 收合余烬 玉石同烬 薪烬火传 余烬复燃拼音
jìn笔顺
丶 丿 丿 丶 𠃍 一 丿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基础解释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余~。 化为灰~。详细解释
(形声。从火,尽声。本义:物体燃烧后的剩余)
同本义
请收合余烬。——《左传·成公二年》
烛烬夜有数升。——《北史·吕思礼传》
又如:灰烬;余烬;烬灰(灰烬);烬骨(骨灰)
残余、剩余或残迹
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大雅·桑柔》
烧毁;化成灰烬 。
如:烬燃(焚烧);烬灭(烧毁,灭绝);烬萌(火的余烬和草的萌芽。比喻祸根)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烬-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燼
烬-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灰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n
1、[灰烬]huī jìn
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化为~。
2、[余烬复燃]yú jìn fù rán
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3、[余烬]yú jìn
1.燃烧后剩下的灰和没烧尽的东西:纸烟~。 2.比喻战乱后残存的东西:劫后~。
4、[遗烬]yí jìn
1.指燃烧后剩下的灰烬。 2.比喻残存之人。 3.犹遗骸。
5、[炊烬]chuī jìn
草木灰。
6、[尺烬]chǐ jìn
犹尺薪。
7、[寒烬]hán jìn
灰烬。
8、[香烬]xiāng jìn
焚香的余烬。
9、[熛烬]biāo jìn
火后的灰烬。
10、[花烬]huā jìn
灯花。
11、[焚烬]fén jìn
烧成灰烬。
12、[烬灭]jìn miè
1.指灯火熄灭。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吴、蔡、齐、秦 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絶。” 2.烧毁;灭绝。唐 李翱《陵庙日朔祭议》:“盖遭 秦 火,《诗》《书》《礼经》烬灭,编残简缺,汉 乃求之先儒。”薛子正《华北敌后艰苦奋战的一年》:“敌寇对我 晋 东南抗 日 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烬灭扫荡’。”
13、[火烬]huǒ jìn
火的余烬。
14、[金烬]jīn jìn
指灯烛的灰烬。
15、[烬灰]jìn huī
灰烬。
16、[兰烬]lán jìn
烛之馀烬。因状似兰心,故称。
17、[烟烬]yān jìn
1.亦作“烟烬”。烟和灰烬。 2.烧成烟烬。 3.指火焚之后的残余物。
18、[烬萌]jìn méng
火的馀烬和草的萌芽。比喻祸根。
19、[灯烬]dēng jìn
灯心燃烧后剩下的炭灰。
20、[烛烬]zhú jìn
1.烛燃后的余烬;烛泪。 2.烛化为烬。
21、[炉烬]lú jìn
炉灰;香灰。
22、[断烬]duàn jìn
建筑物被毁坏焚烧后的残馀。
23、[戎烬]róng jìn
谓遭受战火破坏。《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三年》:“西土戎烬之后,痍毁难復。”
24、[烬煨]jìn wēi
烧成灰。
25、[烬燃]jìn rán
焚烧。
26、[兵烬]bīng jìn
犹兵火。
27、[烧烬]shāo jìn
野火的灰烬。
28、[劫烬]jié jìn
劫灰。佛教谓坏劫之末有水、风、火大三灾,劫烬即劫灾后的馀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设 重云 之讲,开 士林 之学,谈劫烬之灰飞,辨常星之夜落。”唐太宗《冬日临昆明池》诗:“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唐 李绅《题法华寺》诗:“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
29、[煨烬]wēi jìn
1.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晋 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宋 王安石《外厨遗火》诗之一:“图书得免同煨烬,却赖厨人清不眠。”孙中山《二次护法宣言》:“﹝ 陈炯明 ﹞嗾使第二师於昏夜发难,枪击不已,继以发砲,继以纵火,务使政府成为煨烬,而致 文 於死地。” 2.经焚烧而化为灰烬。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洛阳 且煨烬,载籍宜为烟。”宋 洪迈《夷坚甲志·郁老侵地》:“吾既伏前愆,约使宅人反之,然二居皆已煨烬。”清 方苞《题天姥寺壁》:“雷破而中分之,木身煨烬者十之七。” 3.指烧尽。唐 裴铏《传奇·陶尹二君》:“﹝ 始皇 ﹞煨烬典坟,坑杀儒士。” 4.指火灾。《法苑珠林》卷二一:“国城寺塔,终非久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清 龚自珍《述怀呈姚侍讲》诗序:“先母忧半年,吾家火。至丙戌,復之京师,距煨烬已五年,书颇少。”
30、[烬骨]jìn gǔ
骨灰。
31、[烬体]jìn tǐ
遗骸。
32、[烬余]jìn yú
1.烧剩的东西。 2.灾难之后剩下的。
33、[辟邪烬]pì xié jìn
辟邪形的熏香炉子。
34、[薪烬火传]xīn jìn huǒ chuán
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
35、[玉石同烬]yù shí tóng jìn
好坏不分,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