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
拼音:lì
释义:1.小石块;碎石。
组词
瓦砾 砾石 砂砾 丹砾 的砾 滴砾 风砾 釜砾 火山砾 澄沙汰砾 飞沙扬砾 飞砂扬砾 飞沙走砾 金块珠砾 镂冰炊砾 弃琼拾砾 砾石屋面 秦宫块砾拼音
lì笔顺
一 丿 丨 𠃍 一 丿 ㇄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小石块;碎石:沙~。瓦~。~石。~岩。详细解释
(从石,乐声。本义:小石,碎石) 同本义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砾石;砾洲(沙洲);砾琇(碎石与美石。比喻丑或美的人或事物)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砾-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礫
砾-汉语大词典砾(I)li
ㄌ〡ˋ
〔《广韵》郎击切,入锡,来。〕
小石;碎石。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
●《韩非子·内储说下》:“僖侯浴,汤中有砾。”
●汉张衡《东京赋》:“飞砾雨散,刚瘅必毙。”
●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瓦砾场上还不足悲,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是可悲的。”
砾(II)luo
ㄌㄨㄛˋ
〔《集韵》力角切,入觉,来。〕
见“卓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
1、[瓦砾]wǎ 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堆。一片~(形容建筑物被破坏后的景象)。
2、[砾石]lì shí
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3、[砂砾]shā lì
砂和碎石块。砾(lì)。
4、[砾岩]lì yán
沉积岩的一种。由大小不等的卵石被水中沉淀出的物质胶结而成。
5、[漂砾]piāo lì
冰川所携带的巨大石头。
6、[风砾]fēng lì
风沙。《新唐书·裴行俭传》:“径 莫贺延磧,风砾昼冥,导者迷,将士饥乏。”
7、[玉砾]yù lì
白色碎石。
8、[砾砂]lì shā
砂土中砾粒含量占总质量25%~50%的砂。
9、[的砾]de lì
光亮、鲜明貌。
10、[磔砾]zhé lì
形容道路多石,高低不平。
11、[贞砾]zhēn lì
碑石的美称。
12、[卓砾]zhuó lì
超绝出众。
13、[石砾]shí lì
石块和沙砾。
14、[珠砾]zhū lì
1.珍珠碎粒。 2.谓以珍珠当瓦砾。 3.珍珠与砂砾。比喻好与坏。
15、[土砾]tǔ lì
小石,碎石。
16、[釜砾]fǔ lì
瓦釜与砂砾。泛指廉贱之物。
17、[丹砾]dān lì
朱砂。
18、[凌砾]líng lì
凌轹。犹言压倒,超过。
19、[礓砾]jiāng lì
小石。
20、[滴砾]dī lì
是象声词。
21、[砾琇]lì xiù
碎石与美石。比喻丑或美的人或事物。唐 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次韵》:“檀溪 试戈船,峴岭 屯贝胄,寂寞数百年,质唯包砾琇。”
22、[砾洲]lì zhōu
沙洲。
23、[燕砾]yàn lì
燕山 的砾石。
24、[瑕砾]xiá lì
比喻东西之粗劣者。
25、[细砾]xì lì
1.直径在1至2毫米之间的砾石。 2.带有直径在4至64毫米之间的小圆砾石。
26、[碛砾]qì lì
亦作“磧歷”。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
27、[砱砾]líng lì
石头。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四》:“河 之所以为贡道者,以通 淮 也。周定王 五年徙砱砾,已失其故道矣。”
28、[银砾]yín lì
1.含银的小颗粒。南朝 宋 王韶之《始兴记》:“冷君 西北有 小首山。元嘉 元年夏,霖雨山崩,自巔及麓,崩处有光耀,有若星辰焉,居人聚观,皆是银砾,铸得银也。” 2.比喻闪着银光的点状物。南朝 梁简文帝《同刘谘议咏春雪》:“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唐 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唐 李商隐《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诗:“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29、[火山砾]huǒ shān lì
火山砾指的是2~64毫米直径的火山喷发碎屑,在意大利语中“Lapilli”是“小石头”的意思。
30、[弃琼拾砾]qì qióng shí lì
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
31、[镂冰炊砾]lòu bīng chuī lì
比喻徒劳无益。
32、[澄沙汰砾]dèng shā tài lì
指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33、[飞砂扬砾]fēi shā yáng lì
形容风势很猛。同“飞沙走砾”。
34、[飞沙走砾]fēi shā zǒu lì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35、[秦宫块砾]qín gōng kuài lì
犹言秦宫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