軷
拼音:bá
释义:1.古代出行时祭路神谓之“軷”。2.登山,山行。
组词
宴軷 軷坛 軷祭 犯軷 祖軷 释軷 軷壤 軷涉 瑶軷拼音
bá笔顺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一 丿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bá的字 拼音为ba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祭路神称“軷”。祭后以车轮碾过祭牲,表示行道无艰险:“取羝以~。”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軷-汉语大词典軷ba
ㄅㄚˊ
〔《广韵》蒲拨切,入末,并。〕
〔《广韵》蒲盖切,去泰,并。〕
1.古代出行时祭路神谓之“軷”。
●《诗·大雅·生民》:“取萧祭脂,取羝以軷。”
●毛传:“軷,道祭也。”
●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亦既推軷,拥土庇民。”
胡之骥注:“軷,音跋。出将有事于道,必先告其神。立坛四通,树茅以依神为軷。”
●《新唐书·礼乐志六》:“其軷于国门,右校委土于国门外为軷。”
2.登山,山行。
●《周礼·夏官·大驭》:“犯軷遂驱之。”
郑玄注:“行山曰軷。”
1、軷讀音:蒲撥切,音拔,曷韻。蒲蓋切,音旆,泰韻。釋文:
❶出將有事於道。必先吿其神。立壇四通。尌茅以依神。爲~。旣祭犯~。轢牲而行。爲範~。詩曰。取羝以~。見《說文》。《段注》:周禮大馭、犯~。注曰。行山曰~。犯之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喩無險難也。杜子春云。~謂祖道。轢~。磔犬也。詩云。取蕭祭脂。取羝以~。詩家說曰。將出、祖道犯~之祭也。聘禮曰。乃舍~。飮酒於其側。禮家說亦謂道祭。玉裁按山行之神主曰~。因之山行曰~。鄘風毛傳曰。艸行曰跋。水行曰涉。卽此山行曰~也。凡言跋涉者。皆字之同音叚借。鄭所引春秋傳。本作~涉山川。今人輒改之。
❷通祓。《儀禮聘禮記》:釋~。
〔注〕:古文~作祓。
❸通罰。《周禮大馭注》:故書~作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á
1、[释軷]shì bá
古代使者远行,设酒脯,祭道神的礼节。
2、[燕軷]yàn bá
设宴送行。
3、[軷涉]bá shè
登山涉水。
4、[宴軷]yàn bá
设宴送行。
5、[軷坛]bá tán
祭路神的土坛。
6、[軷壤]bá rǎng
祭路神用的土坛。
7、[祖軷]zǔ bá
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
8、[軷祭]bá jì
祭行道之神。
9、[犯軷]fàn bá
古代出行前祭路神的仪式。
10、[瑶軷]yáo bá
指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