醎
拼音:xián
释义:1.同“鹹”。2.味不淡,特指像盐的味道。参见“醎酸”。3.用盐腌渍。
组词
醎鹾 醎食 醎酸 醎腥 酸醎 腥风醎雨拼音
xián笔顺
一 丨 𠃍 丿 ㇄ 一 一 一 丿 一 丨 𠃍 一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xián的字 拼音为xia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鹹”。详细解释
同“咸” 。味不淡,特指像盐的味道。
如:醎腥(味咸而腥);醎酸(咸味和酸味)
用盐腌渍 。
如:醎卵(用盐腌渍禽蛋)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醎-中華大字典1、醎釋文:鹹俗字。見《廣韻》。
2、懩讀音:音未詳釋文:~磧。地名。《五代史四夷附錄》:自仲雲界西始涉磧~。無水。掘地得溼沙。置之胷以止渴。
〔按康熙字典云。卽鹻之譌〕。
3、鹹讀音:胡纔切,音咸,咸韻。釋文:
❶銜也。北方味也。見《說文》。《王注》:以曡韻說之。~味長。故銜而咀味之。
❷苦也。見《爾雅釋言》。《義疏》:~極必苦。故淮南墬形篇云。鍊苦生~。
❸地名。《春秋僖十三年》: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于~。
〔注〕:~、衞地。東郡濮陽縣東南有~城。〔當在今山東濮縣境〕。
❹通作醎。《白虎通五行》:水味所以醎何。是其性也。
4、鹹讀音:音減,豏韻。釋文:鹵~。鹽土之名。《本草綱目》:~有二音。音咸者、潤下之味。音減者、鹽土之名。後人作鹼作鹻是矣。
〔按鹵~生河東鹽池。說詳鹼字。又有作灰~。亦名石~。据本草綱目說。出山東濟南等處。彼人采蒿蓼之屬。開窖浸水。漉起晒乾。燒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麵二三斤。久則凝淀如石。連汁貨之四方。澣衣發麵。又今浣濯用之肥皂法。以動物油及輕養化鈉或輕養化鉀并煑化合而成。實含~性。故亦名~。又凡~性之原質。化學家以鋰、鈉、鉀、銣、鏭、五種爲~金族。英文Alpalimetals〕。鋍、鎂、鈣、鎴、鋇、銧、六種爲~土金族。英文Alkalieearthmetals。
5、鹻讀音:古斬切,音減,豏韻。釋文:鹵之凝著者也。幷州末鹽。刮~煎煉。其味最下。見《六書故》。
〔按說文鹽部作鹼。依本草綱目亦作鹹。詳鹹字〕。
醎酉916異「鹹」的異體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án
1、[酸醎]suān xián
见“酸咸”。
2、[醎腥]xián xīng
指味咸而腥。
3、[醎鹾]xián cuó
盐的别称。
4、[醎酸]xián suān
咸味和酸味。泛指各种味道。《楚辞·招魂》:“大苦醎酸,辛甘行些。”王逸 注:“醎,一作咸。”《淮南子·齐俗训》:“老子 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俗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醎酸而已矣。”金 元好问《宗人明道老师澹轩》诗之二:“淡中无味著醎酸,老口年多不受谩。”
5、[醎食]xián shí
方言。面糊裹菜肉的油炸食物。
6、[腥风醎雨]xīng fēng xián yǔ
犹腥风血雨。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