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
拼音:suì
释义:1.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当的行动。2.(Suì)姓。
组词
祟恶 作祟 邪祟 祟书 祸祟 魑祟 谴祟 忌祟 咎祟 鬼鬼祟祟 从中作祟 邪魔鬼祟 邪魔外祟拼音
suì笔顺
㇄ 丨 丨 ㇄ 丨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基础解释
1.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当的行动:鬼~。作~。 2.姓。详细解释
(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 同本义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战国策·齐策》
又如:祸祟(灾祸);祟书(迷信者认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时作祟,可在书上查出,此书称为“祟书”);祟恶(指鬼神所作祸害)
指行动诡密,不正当 。
如:鬼鬼祟祟;暗中作作祟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祟-中華語文大辭典祟祟ㄙㄨㄟˋsuì1.原指鬼怪禍害人。比喻做壞事,行為不光明正大。[例]作~|鬼鬼~~。2.姓。
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祟 suì
名鬼神作怪。《左传·昭公元年》:“实沈、台骀为~。”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uì
1、[作祟]zuò suì
迷信的人指鬼神跟人为难,比喻坏人或坏的思想意识捣乱,妨碍事情顺利进行:防止有人从中~。
2、[邪祟]xié suì
指邪恶而作祟的事物:驱除~。战胜~。
3、[鬼祟]guǐ suì
1.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行为~。只见一个人鬼鬼祟祟地探头探脑。 2.鬼怪。
4、[延祟]yán suì
招祸。
5、[外祟]wài suì
外来的鬼怪、祸祟。亦以喻外来的扰害、祸患等。
6、[魇祟]yǎn suì
用妖术使人迷乱。
7、[沈祟]shěn suì
隐伏的灾祸。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发沉祟於幽翳,知祸福於未萌,犹无益於年命也。”
8、[祟恶]suì è
谓鬼神所作祸害。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师符》:“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硃印,或绘画 天师、钟馗 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9、[谴祟]qiǎn suì
谓天或鬼神所显示于人的灾祸。三国 魏 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夫时日谴祟,古之盛王无之,而季王之所好听也。”《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其长者素不知法,恠此夫人口为妄语,谓呼鬼病卜问谴祟,无所不至,无能知者。”
10、[诗祟]shī suì
作祟的诗兴。谓诗兴强烈。
11、[马祟]mǎ suì
古代迷信谓马触犯了马神所患的疾病,如马癫之类。
12、[灾祟]zāi suì
亦作“灾祟”。灾害;灾异祸害。
13、[厉祟]lì suì
为害作祟。
14、[解祟]jiě suì
消除灾祸。
15、[驱祟]qū suì
旧时岁暮迎神赛会以驱逐鬼祟。
16、[咎祟]jiù suì
作恶的邪怪。
17、[魔祟]mó suì
1.作祟的魔鬼。 2.指恶鬼作祟。
18、[祟书]suì shū
旧时讲述鬼神星命、吉凶祸福的书常记录某日得病或遇事不吉为某鬼作祟,称为“祟书”。
19、[祸祟]huò suì
迷信的人指鬼神带给人的灾祸。
20、[送祟]sòng suì
犹送鬼。
21、[忌祟]jì suì
迷信谓禁忌鬼神作祸。
22、[魑祟]chī suì
鬼怪。
23、[埋祟]mái suì
宋 时宫中的一种驱除鬼怪的活动。
24、[压祟钱]yā suì qián
“岁”与“祟”谐音,压岁钱实则是压祟钱。
25、[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