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
拼音:yìn
释义:1.〈口〉形没有阳光;又凉又潮。2.保佑,庇护。3.封建时代子孙因父祖的官职、功劳而得到的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组词
庇荫 赐荫 补荫 五荫 荫凉 恩荫 托荫 难荫生 荫监生 干恩荫 林荫路 绿茵茵 荫子封妻 封妻荫子 福孙荫子拼音
yīn笔顺
一 丨 丨 ㇌ 丨 丿 𠃌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yīn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基础解释
同“阴”。详细解释
1. 荫 [yìn]
- 荫 [yìn]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日影 。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蔭、廕 yìn
庇荫 [(feudal ruler) conferred privileges on sb.'s descendent]。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名〉
〈动〉
〈名〉
〈名〉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日影 。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动〉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蔭、廕 yìn
〈名〉
庇荫 [(feudal ruler) conferred privileges on sb.'s descendent]。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荫-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蔭
荫-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īn
1、[绿荫]lǜ yīn
指树荫:~蔽日。也作绿阴。
2、[树荫]shù yīn
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也作树阴。
3、[柳荫]liǔ yīn
见“柳阴”。
4、[浓荫]nóng yīn
浓密的树荫。
5、[遮荫]zhē yīn
亦作“遮阴”。遮蔽阳光,使阴凉。
6、[福荫]fú yīn
亦作“福廕”。犹福庇。
7、[荫蔽]yīn bì
1.(枝叶)遮蔽:茅屋~在树林中。 2.隐蔽。
8、[祖荫]zǔ yīn
1.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仲臣 长子 元广,也是 祝 家女婿,他有祖荫在身,未及调官,今且守孝在 汉州。”明 高濂《玉簪记·破虏》:“腰下雪喷剑,马前云绕旗,百年承祖荫,敢不报明时。” 2.指祖先荫庇。徐懋庸《鸡肋》三:“天下本是父亲打出来的天下,至于儿,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至多不过是托庇祖荫罢了。”
9、[荫翳]yīn yì
枝叶繁茂。
10、[程荫]chéng yīn
法定的荫户。中国 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地主依法占有的人户。《陈书·宣帝纪》:“﹝ 太建 二年﹞又詔曰……其籍有巧隐,并王公百司輒受民为程荫,解还本属,开恩听首。”
11、[官荫]guān yīn
亦作“官廕”。旧时官吏有功于国或因公死亡,得荫其子孙入官,谓之官荫。有恩荫、难荫、特荫等种类。《通典·刑制下》:“有官犯罪,无官事发,有荫犯罪,无荫事发,无荫犯罪,有荫事发,并从官荫之法。”《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平江府 有一个官人姓 沉,承着祖上官荫,应授将仕郎之职,赴京听调。”清 袁枚《新齐谐·判官答问》:“若有来歷之人,便不在小劫数中来去,犹之阳间有官荫者,不考童生也。”《清史稿·圣祖纪一》:“﹝ 康熙 十六年夏四月﹞戊辰,予死事 温处道 陈丹赤 等官廕。”
12、[荫生]yīn shēng
古代凭借先代有功而取得的监生资格。
13、[视荫]shì yīn
观察日影。意谓光阴易逝。《左传·昭公元年》:“赵孟 视荫,曰:‘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孔颖达 疏:“荫,日景也。赵孟 意衰,以日景自喻。”宋 叶适《申省乞致任状》:“倦惫屡月,瘦悴羸残,视荫将息,固无久存之理。”
14、[繁荫]fán yīn
亦作“繁阴”。浓密的树荫;树荫浓密。
15、[荫德]yīn dé
先辈遗下的德泽。
16、[奏荫]zòu yīn
亦作“奏廕”。宋 代父祖为高官,可以上奏请求授予儿孙官职,称为“奏荫”。
17、[赠荫]zèng yīn
古代朝廷对已死有功人员的子孙授以官爵。
18、[荫调]yīn diào
1.同“廕调”。 2.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被征调任官。
19、[承荫]chéng yīn
恩荫授官。
20、[难荫]nán yīn
亦作“难荫”。清 制,凡文武官员因公殉职,则录用其子,谓之“难廕”。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雪樵总戎》:“﹝ 陈广寧 ﹞少读书,能诗,乾隆 五十二年,得其从父 圣传 难荫,世袭云骑尉。”清 昭槤《啸亭杂录·绿营定世爵》:“国初定制,凡旗员阵亡者,廕以世爵;汉 员犹沿 明 制,惟廕以难廕,官及其身而已。”
21、[荫室]yīn shì
谓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22、[幄荫]wò yīn
帷帐和茵褥。
23、[荫埶]yīn yì
1.同“廕埶”。 2.荫势。谓仗他人庇护而获得的权势。
24、[升荫]shēng yīn
古代因祖先官职、功劳而得到朝廷叙用升官,叫“陞廕”。
25、[讬荫]tuō yīn
1.亦作“託阴”。置身幽隐之处。 2.托庇。 3.引申指托胎、投生。
26、[补荫]bǔ yīn
对因故而被取消的荫封予以补封。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时 新郑 於 王俊民 补廕、唐枢 復官事,抗疏力争,谓初年用事之臣,凡先帝所斥者,尽褒显之,几同 武王 反 商。”
27、[荫授]yīn shòu
1.同“廕授”。 2.子弟承荫而被授以官职。
28、[乾荫]qián yīn
亦作“乾廕”。父亲的庇荫。
29、[恤荫]xù yīn
因祖先有功德,受到皇帝的抚恤和封赏。
30、[荫第]yīn dì
1.同“廕第”。 2.有世荫的门第。
31、[荫序]yīn xù
见"荫叙"。
32、[荫映]yīn yìng
覆照;覆映。
33、[荫赎]yīn shú
根据先辈的功劳、地位许其子孙赎罪。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国初吏人﹞犯罪许用荫赎。吏有所恃,敢於为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六年》:“﹝道官可自大夫以上﹞共带职人并令封至朝官,许荫赎私罪为官户。”
34、[封荫]fēng yīn
亦作“封廕”。旧时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赠,子孙亦得荫袭官爵,称为“封荫”。
35、[垂荫]chuí yīn
见“垂阴”。
36、[歇荫]xiē yīn
方言。热天在荫凉处休息。
37、[荫影]yīn yǐng
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38、[掩荫]yǎn yīn
遮盖,荫蔽。
39、[緑荫]lǜ yīn
见“緑阴”。
40、[名荫]míng yīn
封建时代因先世功名而使子孙受庇荫得官爵。
yìn
1、[荫凉]yìn liáng
因太阳晒不着而凉爽:这屋子~得很。
2、[庇荫]bì yìn
(树木)遮住阳光。也比喻尊长的袒护或祖先的保佑。
3、[荫庇]yìn bì
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
4、[荫监]yìn jiān
即荫生。
5、[五荫]wǔ yìn
见“五阴”。
6、[干恩荫]gàn ēn yìn
赐予功臣的干儿干孙的格外荫封。明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万历 年间一小童,崇禎 朝代半衰翁;曾逢 天启 乾恩荫,又见 弘光 嗣厂公。”
7、[封妻荫子]fēng qī yìn zǐ
君主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