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
拼音:chóu
释义:1.古代投壶所用的矢。2.算计。3.策划。4.筹措。5.签筹;算筹。记数的用具。6.量词。犹个。7.大便时用的竹木片。
组词
運籌帷幄拼音
chóu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一 丨 一 ㇇ 一 丨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chóu的字 拼音为chou的字基础解释
见“筹”。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籌-中華語文大辭典籌筹ㄔㄡˊchóu1.用竹、木等做成的小棍兒或小片兒,古代用來計數,後也用作領取物品的憑證等。[例]酒~∣略勝一~。2.籌劃;籌措。[例]~辦︱~款。3.謀略;計謀。[例]一~莫展︱~高一等。
籌-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籌 chóu
❶計數的用具。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所以紀數。今有熟語「籌碼」。
❷謀劃,計劃。
《鹽鐵論·非鞅》:
夫蓄積~策,國家之所以强也。(積蓄物資財富,善於計劃,是國家所以富强的原因。)
又計策,計謀。
《晉書·宣帝紀》:
非經國遠~。(經國:治國。)成語有「一籌莫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óu
1、[點籌郎]diǎn chóu láng
1.《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在 房州 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后以“点筹郎”指 唐中宗。元 杨维桢《点筹郎》诗:“点筹郎,偶在侧,血指老人髯成戟。” 2.《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在 房州 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后以“点筹郎”指 唐中宗。元 杨维桢《点筹郎》诗:“点筹郎,偶在侧,血指老人髯成戟。”
2、[運籌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运:运用;筹:算筹,引申为策划;帷幄:军队的帐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