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
拼音:yǔn
释义:1.答应,认可。2.(Yǔn)姓。3.公平;得当。
组词
允诺 公允 应允 允承 允从 允纳 允当 允正 谢允礼 允文允武 允执厥中 允执其中 慨然允诺拼音
yǔn笔顺
𠃋 丶 丿 乚“厶”大小适中,下部撇画与竖弯钩的间隔合理,竖弯钩的竖要正,转折圆弯自然,钩底要平。
同音字
拼音为yǔn的字 拼音为yun的字基础解释
1.允许:应~。不~。~诺。 2.姓。 3.公平;适当:~当。公~。平~。详细解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同本义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公平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答应,许可
慰留不允。——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允帖(旧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允从(允诺,依从)
符合 。
如:允合(符合);允符(符合);允值(相符,相当)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来。——《儒林外史》
又如:允孚(得人心,使人信服);允赖(信赖,依靠)
用,使用
允厘百工。——《书·尧典》
确实,果真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又如:允袭(确实相合);允臧(确实好;完善);允迪(认真履践或遵循)
〈形〉
〈动〉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允-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769.【允】
一信,誠。尚書舜典:“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又副詞。的確,確實。詩經大雅公劉:“豳居允荒。”
二得當,合適。文心雕龍麗辭:“務在允當。”
三答應,許諾。韓愈上鄭尚書相公啟:“不蒙察允。”
允 yǔn
① 形诚实;真实。《尚书·舜典》:“夙夜出纳朕命,惟~。” 又:的确;确实。《诗经·大雅·公刘》:“豳居~荒。” ② 形得当;公平。《后汉书·虞诩传》:“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 ③ 动答应;允许。任昉《为褚蓁让代兄袭封表》:“未垂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ǔn
1、[允许]yǔn xǔ
许可:得到~,方可入内。
2、[应允]yīng yǔn
应许:点头~。
3、[允诺]yǔn nuò
应许:欣然~。
4、[允准]yǔn zhǔn
允许;准许:~开业。
5、[有失公允]yǒu shī gōng yǔn
未能做到公平恰当,这会引起人们的不满。
6、[公允]gōng yǔn
公平恰当:持论~。
7、[答允]dā yǔn
应允;允许。
8、[中允]zhōng yǔn
1.公正:貌似~。 2.古代官名。
9、[允行]yǔn xíng
准予施行。
10、[俯允]fǔ yǔn
敬辞,称对方或上级允许:承蒙~所请,不胜感激。
11、[开允]kāi yǔn
允许。
12、[允顺]yǔn shùn
信从。
13、[该允]gāi yǔn
完备而允当。
14、[丕允]pī yǔn
十分得当。
15、[谢允]xiè yǔn
旧俗男方定婚,向女方送礼拜谢。
16、[覆允]fù yǔn
审查符实。
17、[矜允]jīn yǔn
怜悯准许。
18、[允赖]yǔn lài
信赖,依靠。
19、[允让]yǔn ràng
辞让,推让。
20、[允惬]yǔn qiè
1.妥贴;适当。 2.适合。
21、[允翕]yǔn xī
和洽一致。
22、[允怀]yǔn huái
1.犹归顺。 2.招致。 3.思念。
23、[允集]yǔn jí
聚集;会合。
24、[通允]tōng yǔn
通达允当。
25、[允恭]yǔn gōng
信实而恭勤。
26、[允亮]yǔn liàng
诚信。
27、[允衷]yǔn zhōng
恰当。
28、[允肯]yǔn kěn
允许。
29、[允从]yǔn cóng
允诺,依从。
30、[听允]tīng yǔn
采纳允准。
31、[允姓]yǔn xìng
古代部族名,阴戎 之祖。《左传·昭公九年》:“故 允 姓之姦,居於 瓜州。”杜预 注:“允 姓,阴戎 之祖。”
32、[允洽]yǔn qià
意见相合。
33、[允哲]yǔn zhé
聪明睿智。
34、[允当]yǔn dàng
得当;适当:繁简~。
35、[允厘]yǔn lí
1.谓治理得当。 2.谓办理妥当。
36、[允敬]yǔn jìng
虔诚。
37、[允若]yǔn ruò
顺从。
38、[允龚]yǔn gōng
允恭。龚,同“恭”。
39、[允情]yǔn qíng
合乎情理。
40、[推允]tuī yǔn
允许,许可。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述学驳文》:“至於孀姑鰥舅,年老无依,得此而延年永祀,又天理人情之所推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