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拼音:ní
释义:1.见“端倪”。〈书〉①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②指推测事物的始末。2.端,边际。3.(Ní)姓。
组词
倪倪 倪际 坤倪 无倪 倪子 倪露 倪齿 迂倪 乾端坤倪 初露端倪 初见端倪 不可端倪 干端坤倪 不知端倪 显露端倪 端倪可察拼音
ní笔顺
丿 丨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ní的字 拼音为ni的字基础解释
端;边际:端~(头绪)。详细解释
(形声。从人,“兒”( ní)声。本义:小孩)
同本义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垂髫之倪。——《旧唐书·玄宗本纪》
又如:倪子(方言。儿子);倪倪(幼弱)
涯际;边际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又如: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倪露(露出端倪)
端;头绪
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
乾端坤倪,轩豁呈露。——韩愈《南海神庙碑》
通“齯”。老人齿落复生的齿 皆黄耄倪齿也。——《列女传·鲁季敬姜》
〈动〉 通“睨”。斜视
龟俯者灵…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尔雅·释鱼》注:“倪与睨同。”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倪倪-汉语大词典倪倪幼弱。
●《孟子·孟惠王下》“反其旄倪”
汉赵岐注:“旄,老耄也;倪,弱小倪倪者也。”
●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
倪(I)ni
ㄋ〡ˊ
〔《广韵》五稽切,平齐,疑。〕
亦作“淣”。
1.幼儿。
●《孟子·梁惠王下》:“反其旄倪。”
朱熹集注:“旄,老人也;倪,小儿也。”
●《旧唐书·玄宗纪下》:“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
●明宋濂《重塑释迦文佛卧象碑铭》:“不分耄倪,皆举手加额,竞输宝泉,以后为愧。”
2.微始,分际。
●《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
●《庄子·秋水》:“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心神游穹厚之倪,耳目及晏旷之际。”
3.引申为区分。
●《庄子·秋水》:“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4.端;涯际;边际。
●《庄子·大宗师》:“反覆始终,不知端倪。”
●唐柳宗元《非国语·三川震》:“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新唐书·回鹘传论》:“肃宗用回纥矣,至略华人,辱太子,笞杀近臣,求索无倪。”
5.引申为事端、事由。
●宋岳珂《桯史·袁孚论事》:“御批放罢,中使持玺封至堂,时陈文正当国,史文惠为参预,未知其倪,启封相顾罔测。”
6.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
●《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倪一淘吃夜饭去。”
7.通“齯”。参见“倪齿”。
8.姓。
倪(II)ni
ㄋ〡ˋ
〔《集韵》研计切,去霁,疑。〕
通“睨”。
1.侧目斜视。
●《管子·正世》:“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财竭则不能无侵夺,力罢则不能无堕倪。”
●石一参今诠:“倪通睨,谓堕落傲睨。”
●《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
●成玄英疏:“倪,睥睨也。”
●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旁倪邻国与我为左右手者。”
2.引申指邪,倾侧。
●《吕氏春秋·序意》:“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以日倪而西望知之。”
●许维遹集释引孙诒让曰:“日倪犹言日邪侧。”
3.见“俾倪”。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í
1、[端倪]duān ní
1.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略有~。莫测~。~渐显。 2.指推测事物的始末:千变万化,不可~。
2、[辟倪]pì ní
旁视,侧目窥察。
3、[俾倪]bǐ ní
1.城墙上齿状的矮墙。 2.斜视,有厌恶或轻蔑的意思。
4、[讹倪]é ní
乖邪貌。
5、[敖倪]áo ní
亦作“敖睨”。侧目斜视。骄矜之貌。
6、[介倪]jiè ní
犹睥睨。侧目而视。
7、[倪倪]ní ní
幼弱。
8、[髦倪]máo ní
犹旄倪。老幼。髦,通“旄”。
9、[陴倪]pí ní
城上女墙。《左传·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杨伯峻 注:“陴,城上女墙也。亦曰陴倪。”
10、[睥倪]pì ní
斜着眼看,侧目而视,有厌恶或高傲之。
11、[迂倪]yū ní
元 代画家 倪瓒,性迂而好洁,人称“迂倪”。
12、[惰倪]duò ní
犹疲乏。《管子·轻重戊》:“归市亦惰倪,终日不归。”郭沫若 等集校引 马非百 曰:“‘惰倪’二字,又见《管子·正世篇》,其言曰‘力罢,则不能无堕倪’,‘堕’即‘惰’字之误也。‘倪’,于省吾 云:应读作‘薾’……惰薾謰语。《庄子·齐物论》:‘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是薾为疲役貌,正与惰义相因。”
13、[傲倪]ào ní
鄙视一切;骄傲。
14、[堕倪]duò ní
怠惰傲慢。
15、[天倪]tiān ní
1.自然的分际。 2.犹天边。
16、[僻倪]pì ní
城上女墙,有箭孔,可望城外远处,称为“僻倪”。《左传·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晋 杜预 注:“陴,城上僻倪。”孔颖达 疏:“陴,城上小墙。僻倪者,看视之名。”杨伯峻 注:“陴,城上女墙也。亦曰陴倪。”参见“俾2倪”。
17、[倪际]ní jì
分际。
18、[倪完]ní wán
虚拟人物。
19、[倪齿]ní chǐ
老人齿落后又重新长出的牙齿。倪,通“齯”。后以“倪齿”指高寿之人。
20、[无倪]wú ní
没有边际。
21、[倪露]ní lù
露出端倪,为人所知。
22、[云倪]yún ní
高峻的山崖。
23、[旄倪]máo ní
老人和幼儿。
24、[王倪]wáng ní
传说为 尧 时贤人,啮缺 之师。
25、[耄倪]mào ní
老少。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赵岐 注:“旄,老耄也。倪,弱小,繄倪者也。
26、[倪嗣冲]ní sì chōng
(1868-1924)皖系军阀。安徽阜阳人。清末曾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1913年任安徽都督,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投靠段祺瑞。1917年支持段解散国会,为“督军团”倡乱的祸首。后又出兵拥护段祺瑞实行武力统一。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
27、[唐倪甲]táng ní jiá
唐倪甲应为“犭唐猊甲”,中华字海收录“犭唐”字,为上古猛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残唐演义》贯串全篇的一种防身铠甲,相传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贴身软甲,并非外面那件兽面吞头连环铠。
28、[倪佳涵]ní jiā hán
一个天生具有舞台统治气质的和音乐质感的女星,无论身材还是相貌都可以用“天生丽质”来形容;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妩媚的眼神,倪佳涵身上散发出来音乐知性的味道和才情让其一出道就成为乐坛的焦点人物。
29、[倪焕之]ní huàn zhī
长篇小说。叶圣陶作。1928年发表。倪焕之中学毕业后,追求所谓的“理想教育”和“理想家庭”,可都未成功,不免感到失望。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在革命者帮助下到上海教书,并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悲观之中,常借酒浇愁,不久病亡。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30、[乾端坤倪]qián duān kūn ní
指天地显示的征兆。